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004435
大小:34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3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共10题;共30分)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3分)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跳动1次约3s B.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C.一盏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D.一个
2、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3.(3分)关于错误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只要有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C.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出现错误和误差 4.(3分)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第11页共11页5.(3分)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
3、果正确的是()A.8.60cm B.1.60cm C.1.6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6.(3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7.(3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4、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8.(3分)一列火车的速度为90km/h,一辆汽车的速度为27m/s,一艘轮船5min行驶了3000m,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的速度最大 B.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小 C.轮船的速度比火车大 第11页共11页D.汽车的速度最大 9.(3分)(2015•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5、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3分)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行人()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共7题;共22分)11.(4分)在物理学中,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请你判断:“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的歌声太甜美了”是指声音的_______
6、_。12.(3分)①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②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13.(3分)悠扬悦耳,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称为________;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噪声。摩托车的消音器,是从控制________的环节来控制噪声。第11页共11页14.(3分)“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的“游”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青山”在“走”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15.(3分)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7、;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日常生活中“闻其声,知其人”,这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说话者的。16.(3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为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图________;响度最小的是图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噪声的波形图是图________。17.(3分)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m;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在1s
8、~3s内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共3题;共19分)18.(6分)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19.(6.0分)用尺子来探究乐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