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

ID:49923501

大小:2.61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01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_第1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_第2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_第3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_第4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单的小数加、减法R·三年级下册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推理能力。学习目标计算。27-1413你是怎样计算的?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8+647235-296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整数加、

2、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计算。27-14138+647235-296二、探究新知(一)加法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想怎样解决?它们的价格到底表示多少钱?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预设①:8角+6角=1元4角=1.4元0.8元=8角0.6元=6角(一)加法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你是怎样计算的?你是怎样计算的?“1”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1.4(元)0.8+0.6=1.40.80.6+预设②:“4”为什么要写在“8”和“6”的下面?(一)加法买1个和1

3、支,一共多少钱?1进位预设①:0.8元=8角0.6元=6角你是怎样计算的?“2”为什么要写在这里?(二)不退位减法买1个比1支贵多少钱?预设②:0.80.6-0.28角-6角=2角=0.2元0.6(元)1.2-0.6=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2”减“6”不够减怎么办?0.61.20.6-比贵多少钱?你能用小数进行计算吗?(三)退位减法借位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是怎样计算的?(四)总结提升1.40.80.6+0.80.6-0.20.61.20.6-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四)总结提升1.40.80.6+0.80.6-0.20.61.20.6-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2.7=5-2.4=6.72.66.742.7+2.65.02.4-你是怎样计算的?你是怎样计算的?“2”为什么要和“4”对齐?三、达标检测“6”是怎样得到的?13.23.5-10.719.20.4-1.522.改错。答案:改正13.23.5-9.7..19.20.4-18.8.3.列竖式计算。(1)3.5+2.6=(2)9+0.8=(3)4.2-2.6=(4)12.7-6.6=3.52.6+90.8+1.618

5、.94.22.6-6.112.76.6-1.6答案:6.19.81.66.14.51.46.2+2.30.83.9=6.82.210.12.74.18.4-1.50.37.5=1.23.80.91.四、巩固运用(1)《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2.解决问题。6.8-3.4=3.4(元)3.46.83.4-6.8元3.4元(2)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6.8+3.4=10.2(元)10.26.83.4+10<10.2所以10元钱不够。2.解决问题。6.8元3.4元1.40.80.6+0.80.6-0.20.61.20.6-简单的小数加、减

6、法五、课堂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0.8+0.6=1.4(元)0.8-0.6=0.2(元)1.2-0.6=0.6(元)六、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七、教学反思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课上,学生

7、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法。小数加、减法这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比较简单。我通过直观推理、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