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

ID:49918160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分析》文献综述前言:在国内,对于电信行业的市场开放、引入竞争讨论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各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我国电信领域内的有效竞争。近年来,国内经济学领域对我国电信业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SCP分析范式对我国电信业的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进行探讨,运用计量模型对电信企业的定价、电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电信企业效率等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是利用博弈分析方法对电信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主题:第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彭伟斌(2000)认为,中国电信改革的方向是建立有效竞争制

2、度。周其仁(2000)认为,分拆不是电信改革的唯一选择,改革的重点可以放在进一步扩大电信市场的准入上。阐凯力(2001)认为,电信业拆分是打破垄断,营造自山竞争局面的有效手段。连海霞(2001)以实现电信业的有效竞争为目标,从竞争性和规模经济两方而对中国电信业进行具体分析。刘戒骄(2002)以差异产品竞争模型为基础,考察了产品兼容、网络效应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就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如何利用这两个产品差异变量增强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陈宏平(2002)用管制结构动态性的观点,描述了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中国电信业管制

3、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于良春(2004)提出在自然垄断领域内引入竞争的理论假说,并用电信产业的本地电话网的统计数据对假说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王俊豪(2005)讨论了市场结构重组后垄断性产业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问题。夏兰(2006)采用托宾Q比率作为度量公司绩效的指标对中国电信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进行相关性实证研究发现,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绩效与国有控股比率、流通股比例、总资产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等呈负相关。另一方面的文献主要有:吴永涛(2002)认为:电信运营业寡头间由于规模经济性等原因导致不对称竞争,并运用古诺及斯塔克尔博格模型验证

4、了在位电信寡头与新进入寡头之间存在不对称竞争,并从理论上说明了斯塔克博格模型中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唯一均衡解。金宁(2002)探讨了在固话及数据业务领域开展协作性竞争中各参与者的关系、模式。张洪渊(2003)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电信企业不同时期的三种竞争战略。朱江(2003)用马歇尔缓冲区理论说明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均衡点并不唯一,而且规模与竞争的兼容是动态的。孔淑红(2004)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中国电信企业在移动领域的竞争策略。陈殷(2004)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策略。李海波等(2004)认为要避免出现电信

5、恶性价格战,唯一的方法是改变博弈结构,使博弈方的收益值不再符合“囚徒困境”模型的前提条件。姜华彪(2004)运用虚拟组织理论研究了电信企业合作模式选择问题。王学人(2005)分析了我国电信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吕志勇、陈宏民(2003,2005)对中国电信产业横向分割特定背景下的网络竞争和双向互联与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不对称结构下在位厂一商的策略行为会遏制进入J一商,阻碍竞争;纵向分割虽导致双重加价,但却从根本上推动了电信竞争;横向分割初期的统一定价管制和网络竞争导致的用户信息不对称会阻碍本地网接入竞争,应通

6、过移动厂商基于终接的差别定价和用户信息甄别措施来增加社会福利。与国内目前的文献相比,本文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不同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把博弈分为竞争性业务博弈和基础设施建设博弈两类来加以分析;第二,本文研究了由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的条件,为我国的电信产业政策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第三,本文对各种博弈均衡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重点分析。而关于我国移动通信业的研究,大多伴随着对整个电信产业的研究进行且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围绕如何形成良好的市场结构和有效竞争展开研究和探讨,并产生了一批结合国内改革实际的研究成果。陈

7、卫华(2005)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不够合理,业务分布存在严重缺陷。本地电话领域虽然有四家运营企业,却仍然处于“准垄断”的状态。庞大的移动市场只有两家势力不均衡的运营企业。在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下,电信市场竞争行为单一,竞争手段雷同,恶性价格战、阻碍互联互通和过度重复建设等行为层出不穷。与陈卫华的观点相似,郑杰(2001)在“我国电信行业的主垄断效应研究”中,提出了中国电信业的主垄断模型。他认为中国在市内固话、固定长话、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等电信经营领域内形成了一家占领

8、市场主要份额,其它一家或数家占领少数份额的主垄断格局,其中主垄断厂商分别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二是对移动运营商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马骏(2003)在《我国电信业竞争分析》一文中,总结我国电信业一市场结构与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