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

ID:49888718

大小:21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9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_第1页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_第2页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_第3页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_第4页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一)测固体密度:用天平测出质量m,测固体体积VPS:如何测固体体积?①规则固体:直接用刻度尺量出长a、宽b、高c,则体积V=abc。②不规则固体:“排水法”、“排沙法”(一)几种测固体体积的方法:(1)较小的不规则的物体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得固体的体积V=V2-V1。(2)溢水法:将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把被溢出的水收集到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水的质量m水,则V=m水/ρ水。(3)浮于水面的物体,漂浮水面的物体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用大头针将漂浮物按入水中,记下量筒中水的变化。B.

2、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拴住金属块放入水中记V1,然后把金属块和漂浮物拴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2,则体积V=V2-V1。(4)易吸水的物体一是在物体的外表涂上一层薄薄的不溶于水的物质,比如油漆类的;二是可用排油法或排沙法。(5)易溶于水的物体:采用排沙法。特殊法测密度:(1)只有天平①测固体的密度例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平天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所示,指出实

3、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0、m1、m2、ρ水来表示)用手直接拿砝码47.4例2、小芸同学想利用一架已经调好的天平、一只玻璃杯和适

4、量的水,测量妈妈刚买回来的面粉的密度,她的操作步骤如下,请填写出正确的操作和结果。(1)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1。(2)玻璃杯装满面粉后,用天平测出杯和面粉的总质量m2。(3)倒掉杯中的面粉,洗净杯后,杯中____,用天平测出:____。(4)面粉的密度为(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ρ来表示)____。②测液体的密度例:利用如下器材测量牛奶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

5、h(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实验结果:ρ=?2、只有量筒例: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实验步骤:(如图)(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1。(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2。(3)将小试管沉浮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3。表达式:ρ玻=3、只有弹簧测力计例1:小新能利用的器材有:弹簧秤、大口溢水杯、口径较小的量筒、细线和足量的水,他要测量一石

6、块的密度,请你写出他能用的两种方法并写出所测石块密度的表达式。实验步骤:方法:(1)用弹簧秤测出石块的重力G1;(2)将挂在弹簧下的石块浸没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记下此时弹簧秤示数G2;石块密度表达式:ρ石=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处,然后调节___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

7、测量的颗粒体积是____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