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865629
大小:5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5
《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摘要: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键词:生态建设;低冲击模式;新型工业化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EI益凸显。一方而,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
2、形势严峻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耍原因。生产资源浪费大,未转化
3、为产品,而转化成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3环境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目前,我国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带有各类污染物的废水、污水排入全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数量仍在壇加,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1.4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与美国相比化肥施用量约高出3倍。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致使
4、水体、耕地和农产晶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目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较薄弱。居民饮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质较难保证;污水处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差。二、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2.1大、屮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为减轻环境污染,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临近的小城镇。另外,不少小城镇为了争取外部投资,迅速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经济,往往不加选
5、择地引进投资。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点破坏了小城镇牛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2.2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域,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格局,虽然可以利用广大农村的环境容量,但加大了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和防治的难度。2.3居民环境意识淡漠小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城市意识,文化程度义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仍保留着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同时居民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在居民区垃圾随
6、处乱倒,造成环境的脏乱差。2.4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各种功能区混杂,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使环境污染的面积也不断扩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三、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策3.2低冲击模式建设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是国外新兴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变革。低冲击模式反映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既强调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釆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
7、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口然生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1、限制小城镇的蔓延性建设,用足城镇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2、小城镇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强调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实现居住、生产、服务的动态平衡;3、各居住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4、保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绿地水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延续城镇生态脉络和文化脉络。强化自然格局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城镇开发建设屮,增加地方文化内涵;5、提高现状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3.2走新型工
8、业化发展道路1、小城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是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二是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2、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