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

ID:49864466

大小:32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这四首诗歌。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教学重难点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学情分析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前提示,结合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读书,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自然沟通,更好的体会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理

2、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他艺术特色。拓展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观沧海》——曹操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汉代乐府诗

3、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édànsǒngzhìsè观沧海

4、曹操品读与欣赏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观沧

5、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明诗悟理小结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6、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