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

ID:49769110

大小:170.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4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_第1页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_第2页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_第3页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_第4页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PKPM参数设置教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规范规定:《抗震规范》5.1.1条和《高规》3.3.2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形抗震验算”。程序实现:该参数为地震作用力方向或风荷载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如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最为剧烈,这个方向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从严格意义上讲,规范中所讲的主轴是指地震沿该轴方向作用时,结构只发生沿该轴方向的侧移而不发生扭转位移的轴线

2、,当结构不规则时,地震作用的主轴方向就不一定时0°或90°,如最大地震力方向与主轴夹角较大时,可以输入该角度考虑最不利作用方向的影响。操作要点:由于设计人员事先很难估算结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因此可以先取初始值0°,SATWE计算后在计算书WZQ.OUT中输出结构最不利方向角,如果这个角度与主轴夹角大于±15°,应将该角度重新计算,以考虑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注意事项:(1)为避免填入该角度后图形旋转带来的不便,也可以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在多方向水平地震参数中输入。(2)本参数不是规范要求的,供设

3、计人员选用。(3)本参数也可以考虑最大风力作用的方向,但需要用户自行设定多个角度进行计算,比较多次计算结构取最不利值。1.1.2混凝土容重(kN/m3)规范规定:参看《荷载规范》附录A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表。容重是用来计算梁、柱、墙、板重力荷载用的。操作要点:初始值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0kN/m3,这适合于一般工程情况,若采用轻只混凝土或需要考虑构件装饰层重量时,应按实际情况修改此参数。注意事项:如果结构分析是不想考虑混凝土构件自重荷载,可以填0。1.1.3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规范规定:《

4、高规》5.1.5条规定,“进行高层建筑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可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均无限刚性”程序实现:选择该项后,程序可以将用户设定的弹性楼板强制为刚性楼板参与计算。操作要点:初始值为不选择该项。(1)在计算位移、周期等控制参数时,应选择该项,将弹性楼板强制为刚性楼板参与计算,以满足规范要求的计算条件,计算完成后应去掉此项选择,以弹性楼板方式进行配筋和其他就算分析。注意事项:对于复杂结构,如不规则坡屋顶、体育馆看台、工业厂房,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没有楼板等情况,如果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结构分

5、析会严重失真。对这类结构可以查看位移的<详细输出>,或观察结构的动态变形图,考察结构的扭转效应。(2)对于错层或带夹层的结构,总是伴有大量的越层柱,如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所有越层柱将受到楼层约束,造成计算结构失真。1.1.4结构的材料信息操作要点:按工程实际情况设定结构材料信息1.1.5结构体系操作要点:按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结构体系251.1.6恒活荷载计算信息规范规定:《高规》5.1.9条规定“高层建筑进行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分析时,柱、墙轴向变形宜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施工过程的模拟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

6、简化方法。”程序实现:这是竖向力控制参数,程序设有五个选项;l不计算恒活荷载,不计算竖向力。l一次性加载:采用整体刚度模型,按一次加载方式计算竖向力。高层框剪结构当竖向荷载一次加上时,由于墙与柱的竖向刚度相差很大,墙柱间的连梁协调两者之间的位移差,使柱的轴力减小,墙的轴力增大,层层调整累加的结果,有时会使高层结构的顶部出现拉柱或梁没有负弯矩的不真实情况l模拟施工加载1:在实际施工中竖向荷载逐层增加,逐层找平,下层的变形对上层基本没有影响,连梁的调节作用也不大。程序模拟施工中逐层加载,逐层找平的加载方式

7、计算竖向力。但为了简化计算过程,程序没有逐层增加结构刚度,而是采用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拟进行计算。l模拟施工加载2:按模拟施工1的加载方式计算竖向力,但为了防止框筒结构按刚度分配荷载可能出项的不合理情况,将筒体外围框架构件的刚度放大十倍,再进行荷载分配,显然这属于经验处理方法,但这样处理接近手工计算结果,传给基础的荷载比较合理。l模拟施工加载3:新版软件增加的选项,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再每层加载时不用总体刚度,只用本曾及以下层的刚度,虽然计算工作量大了,但其更符合施工实际情况,如图操作要点:l不计

8、算恒活荷载:仅用于研究分析。l一次性加载:主要用于多层结构、钢结构和有上传荷载(例如吊柱)的结构。l模拟施工加载1:适用于多高层结构。l模拟施工加载2:仅可用于框筒结构向基础软件传递荷载(不要传递刚度)l模拟施工加载3:适用于多高层无吊车结构,更复合工程实际情况,推荐使用。1.1.7风荷载计算信息程序实现:这是风荷载计算控制参数,程序设有两个选项,其含义如下:l不计算风荷载:即不计算风荷载。l计算风荷载: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操作要点:通常选择初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