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68975
大小:114.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4
《PFMEA控制程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FMEA控制程序1.目的:规范PFMEA活动,评审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以便最大限度地发现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失效模式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要求。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生产的供汽车供应链使用的所有车载产品。3.定义和缩写3.1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3.2PIE:生产工业工程3.3CPK:工序能力指数3.4RPN:风险顺序数4.职责:4.1多功能论证小组:确定制作“PFMEA”的时间,评审产品生产的各个工序,找出各种潜在的失效模
2、式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措施,并监督实施。4.2各部门:负责PFMEA中的各项预防与纠正措施的具体实施。5.运作程序5.1多功能论证小组的成立5.1.1当有新产品或更改产品试产时,负责该产品的PIE工程师组织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资材部、行政人事部等建立多方论证小组,并指定小组组长。小组组长一般由负责产品的PIE工程师担任,小组成员应由工程、生产、品管、资材等人员组成,如有必要还需指定供应商代表和客户代表。小组组长主导整个过程策划。5.1.2按照新产品或更改产品的要求,由
3、客户或小组组长对多方小组成员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新产品技术要求、工具和治具以及设备的使用、检验项目和方法等。PFMEA控制程序5.1.3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评审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工序,找出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措施,并监督实施。5.2“PFMEA”制作条件5.2.1“PFMEA”的制作应在新产品或更改产品试产前完成。5.2.2在以下情况时,多功能论证小组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制作或修改“PFMEA”:1)全新产品2)客户对产品的设计做了变更3)为改善
4、品质或提高生产效率等,而重新变更产品的生产流程4)生产环境和场所等发生了改变5.3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5.3.1在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潜在失效模式前,多功能论证小组组长应负责准备以下资料,并分发各小组成员熟悉:1)生产流程图2)产品和过程特性矩阵表3)现有的类似的“PFMEA”4)现有的类似产品的纠正预防措施报告5)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明细表6)制作要求,例如:辅助材料、元件浮高、回流焊接温度、烙铁温度7)物料规格,例如:外观尺寸、形状、温度特性、电气特性5.3.2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5、工序组成,制作“PFMEA”时,应以工序为单位,逐个分析。PFMEA控制程序5.3.3过程功能与要求多功能论证小组应分析并明确每一工序的目的、功能和作业要求,评审各工序的物料、辅助材料、作业过程、作业要求、作业环境和安全标准等。5.3.4潜在失效模式是指按规定的作业规范作业时,工序本身不能达到其功能和要求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a)不能达到工序的要求,例如:上锡高度达不到要求b)产生了非期望的缺陷,例如:松香残渣、焊盘变色5.3.5潜在失效的后果是指潜在失效模式对客户和工序本身的功能、性能、安
6、全、法规等可能产生影响,客户包括直接客户、中间客户和最终客户。例如:对产品的功能影响、对作业人员安全的影响、对生产设备的影响、对生产环境的影响、对下一工序的影响等。5.3.6严重度:用“S”表示,是指潜在失效的后果的的严重程度。当一个失效模式产生多个可能的后果时,利用失效链分析严重度则由严重程度最大的后果。一般的,对严重度采用“10分制”的方法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准则见表一。注意对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应站在客户角度进行。5.3.7级别是指潜在的失效模式所涉及的过程特性的种类及对过程影响的程度。当过程特性
7、为“致命特性”或“关键特性”时,应在“级别”这一栏内按《特殊特性控制程序》要求,用相应规定的符号标识。5.3.8失效的潜在起因或机理是指潜在的失效模式发生的原因。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的发生原因,每个原因都应考虑到,并分别列出。例如:对锡珠的形成,可能是钢网不干净、可能是锡膏印刷后塌陷、可能是PCB回潮。5.3.9频度:用“O”表示,是指某一失效的潜在起因或机理的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评估。对频度的评估,一般采用“10分制”,具体的评估准则见表二。5.3.10现行过程控制是指针对失效的
8、潜在起因或机理,采取的预防与纠正的PFMEA控制程序控制措施,有以下两种不同深度的方法:1)现行过程控制预防:防止失效的原因或机理的发生,减少其发生的机率,例如:采取防错设计。2)现行过程控制探测:找出失效的原因和机理或失效模式,从而采取纠正措施。以上两种方法中,应优先考虑第一种方法。5.3.11探测度:用“D”表示,对于探测度的评估,一般采用“10分制”,分数越高,则表明现行的控制方法探测能力越差,具体评估准则见表三。5.3.12风险顺序数:用“RP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