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

ID:49740621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1页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2页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3页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4页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 erbB2的表达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第3期第0卷论著摘要作者:葛霞谢群姚敏单位:233003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papillarySerous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特殊组织学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形态学都与普通型子宫内膜癌(ordinarypatternofendometrialCureinoma,OPEC)有显著差异。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所报道[1-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96例发现UPSC7例。用特异性抗雌激素

2、受体(ER)单克隆抗体和癌基因蛋白C-erbB2检测,以期探讨他们在UPSC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收集我教研室1983〜1992年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病例96例。手术切除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根据Burghardt[5]提出的分类法,符合UPSC者7例。年龄54〜68岁,平均61岁,均为绝经后妇女。以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排液症状而就诊,症状出现时间20天至2年不等。2.免疫组化方法:ER及C-erbB2均购自Maxim公司,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方法,DAB染色,用已知乳腺癌E

3、R和C-erbB2阳性标本作阳性对照,省略一抗作阴性对照。反应强度分为4级:完全阴性为㈠:阳性细胞数<25%为(+);26%〜50%为(++);51%以上为(卄+)。并随机选择12例(发病年龄23~74岁,平均56岁)OPEC进行ER及C-erbB2表达比较。二、结果1•病理检查:7例UPSC形态学特征类似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肿瘤由复杂的分枝状乳头构成,其纤维血管轴心宽阔,表面粗糙,被覆多层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有显著的嗜碱性核仁,核分裂相多见,可见瘤巨细胞;乳头表面可见成簇的上皮细胞,伴散在成团的游离细胞。间质胶原化,2例玻璃样变。

4、5例为纯粹型,2例混合型。7例UPSC浸润至浅肌层3例,深肌层至浆膜层4例,伴有宫颈和宫颈管累及2例,双侧卵巢和盆腔播散1例,瘤组织淋巴管内可见癌栓3例。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ER表达:ER阳性物质定位于细胞核,UPSC中,除2例混合子宫内膜癌区域ER呈阳性反应外,乳头状浆液性癌区和其他5例均为阴性。而12例OPEC除2例阴性外,其余均为阳性,其阳性反应强度随内膜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弱。两种类型的ER阳性表达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o(2)C-erbB2表达:7例UPSC中,C-erbB2阳性6例。阳性细胞主要

5、分布于乳头表而的癌细胞内。而12例OPEC中,仅3例阳性。两种类型中,C-erbB2阳性反应均呈膜浆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V0.05)。三、讨论UPSC的细胞分化程度低,预后弟,复发率高,易发生盆腔广泛播散,被认为是恶性程度较高的子宫内膜癌,常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其发生率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7.3%,与文献报道相似。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本研究累及宫颈和颈管2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层浸润,1例双侧卵巢和盆腔播散,1例淋巴结转移。因此,OPSC是一类不同于OPEC的高度侵袭性肿瘤。近年來,有些学者将了宫内膜癌归为两种类型:

6、I型较常见,以雌激素水平高为其特点;II型较少见,与雌激素水平无关。本组研究结果表明,ER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7例UPSCER均为阴性,而OPEC呈高表达性,其阳性表达程度与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郭燕燕等[6]报道一致。C-erbB2原癌基因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状态,参与细胞牛长、分化的调节。当受到某些致病因素作用后,其结构或表达失控,被激活具有肿瘤转化的活性。近年来,发现C-erbB2在人体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强与预后呈负相关[7]。本研究7例UPSC中6例C-erbB2阳性,而OPEC仅3例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说明

7、其癌基因的突变。扩增参与子宫内膜的发生;其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本研究UPSC的C-erbB2的高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高侵袭性和形态学的异型性,有必要对该类患者增加术后化疗剂量,延长化疗时间及增加化疗次数。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提示,ER及C-erbB2检测,对UPSC的治疗方案选择、判断恶性程度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郭丽娜,刘彤华.子宫内膜浆液性癌.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23-25.2吴鸣,郎景和,郭丽娜.子宫内膜癌的特殊类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屮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7.3孙晓光,

8、石素胜,盛修贵,等•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8-11.4蔡红兵,陈惠祯•子宫乳头状浆液性和•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23:348-351.5B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