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

ID:49740458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4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预期、就业压力等方面入手,调研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建议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调试就业压力。【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分析;建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在大量扩招的同时也带來了形势严峻的就业现状,仅2013年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人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正常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心理情况做全方位的了解。而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

2、预期、就业压力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情况,得出研究结论,从而为更好地做好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思路和操作依据。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一本高校的大三大四年级没有继续深造意愿,即将面临就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500人。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有效收回率96.4%,其屮男生272人,占比56.4%;女生210人,占比43.6%。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薪资期望、职业定

3、位、单位类型取向以及就业压力等五个方面。个体访谈方面,共深度访谈学生30人,除了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外,主要针对就业压力进行深入探析,获取了较全面的研究资料。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就业区域选择在就业区域选择上,46.3%的学生选择东南沿海二线城市,23.2%的学生选择西北内陆地区一线城市,21.5%的学生选择原籍所在地就业,9%的学生选择北上广筹大型一线城市。这一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在东南地区就业,但是出现了从大型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的转移,选择北上广地区的学生急剧减少。可见一线城市的生活

4、成本高和竞争激烈,而一些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让学生在就业地选择上出现了这一变化。2、薪资期望从薪资期望调查结果来看,31.4%的学生期望薪资在2000-3500元左右,45.1%的学生希望在3500-5000元之间,23.5%的学生选择了5000元以上。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资水平、消费指数來看,大学生薪资期望是比较理性和符合现状的,没有好高鸳远,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3、职业定位木次调查问卷在职业定位题上主要设计了公务员、对口专业,其他专业就业三个

5、选项。其中6.4%的大学生选择了公务员,8.8%的人选择了其他专业就业,84.8%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口相关专业就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本专业就业。这一结果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为理工类学生相关,而文科类学生专业技术性相对要求较低,在就业专业定位上应该会更为宽泛。4、单位类型取向就业单位类型上,11.4%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48.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20.6%的学生选择了外资企业,19.6%选择了私有民营企业。可见59.8%的大学生选择共有制单位,而40.2%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公企业。相对于过去大学生

6、就业到知名民营企业去、到外资企业去,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取向正在发生转变,大部分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去,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大学生偏好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公有单位,这与物价、房价等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而相对更有利于能力提升,但较“漂泊”的私营企业渐渐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5、就业压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大,而只有13.9%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可见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2)

7、自身心理素质差,就业胆怯,就业焦虑;(3)自我认识偏差,缺乏自信;(4)大学学业较差、英语四级未过、综合能力欠缺等造成的就业压力;(5)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就业渠道;(6)就业认识的偏差,比如认为自身家庭背景、人脉基础以及社会支持等不利于就业。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从本次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大学生就业意向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业区域选择上出现了以往东南沿海一线城市扎堆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一线城市转移的趋向。第二,大学生就业定位基本理性,但仍然存在盲目性和感性认

8、识。就业薪资期望水平基本合理,与现有人学生工资水平及社会工资水平基本适应,但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盲目追求公有制单位,容易造成万人挤独木桥的局面,影响顺利就业。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就业焦虑与就业胆怯并存,存在自我完善不足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刃盾。2、建议针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从高校育人目标出发,在做好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提出以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