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27159
大小:82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4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共2题;共8分)1.(4分)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①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②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
2、就享福了。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第14页共14页2.(4分)填空。(1)《驱遣我们的想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作家、________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________“之称。主要作品有童
3、话故事《________》,白话小说《春宴琐谭》,长篇小说《________》。(2)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___》)(3)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二、课内阅读(共1题;共1分)3.(1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________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________③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④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⑤蹴尔
4、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4.(5分)名著阅读。(1)在舅妈家,简·爱经常受到表兄________的欺侮。简最害怕的是被关进________里。(2)《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众英雄招安,归顺了朝廷。有人说对,也有人说错。请谈谈你对“招安”这一行为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
5、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第14页共14页②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③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
6、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④“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⑤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7、。”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⑥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⑦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
8、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