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

ID:49708936

大小:1.31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3-01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_第1页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_第2页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_第3页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_第4页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常用穴位(肾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足少阴肾经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五行属水、肾为伎巧之官肾的主体功能: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的联属功能:①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②在体合骨,主骨生髓③其华在发④在志为恐⑤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肾1、体表路线:起于足底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分支从肺中分出交心包经)三)常用腧穴:(本经共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

2、神藏、彧中、俞府。足少阴肾经涌泉 (井穴)定位:足底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主治:①急救:小儿惊风 癫狂痫昏厥中暑②头痛 眩晕 失眠③咽喉肿痛失音④小便不利 便秘 足心热引气血归肾藏太溪(输穴 原穴)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①月经不调闭经遗精阳萎小便频数②失眠 多梦 健忘③咳喘 咳血 便秘④咽喉肿痛 齿痛 耳聋耳鸣⑤腰膝酸痛 足跟痛 内踝痛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凡肾经本经病变均可用此穴,既可作主穴,又可作配穴。具有调整肾经功能的双向作用。大钟(络

3、穴)定位:太溪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主治:失音证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定位:内踝尖下方凹陷中。主治:①月经不调 带下 阴挺 阴痒 小便不利②便秘《玉龙赋》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③咽干喉痛④癫狂痫 失眠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复溜 (经穴)定位: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主治:①盗汗,热病汗不出或汗出不止②腹胀 肠鸣 泄泻 水肿 ③下肢痿痹汗证,通月经手厥阴心包经1、体表路线: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三)常用腧穴:(本经共9穴)1、曲泽 (合

4、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 呕吐 泄泻③肘臂痛④热病刺灸: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2郄门(经穴)定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主治:①心痛心悸(急救穴)②癫狂痫③肘臂痛④呕血 咳血呕吐 呃逆刺灸:直刺0·5~1寸。可灸4、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①心悸心痛心烦胸闷②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③胃痛 呕吐 呃逆④肘臂痛 胸胁痛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

5、理气和中。“心胸内关谋”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5大陵  6劳宫(输穴 原穴)(荥穴)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手掌心,当第二、三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腱之间。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 ①心悸 心痛 胸胁痛②癫狂痫③口舌生疮 口臭(腥臭)④手腕疼痛    ④掌心热放松心情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7、中冲 (

6、井穴)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主治:①急救:昏迷中暑 中风小儿高热抽搐②心痛 心烦③舌强肿痛 热病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三焦六腑之三焦形态结构:认为是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二)部位之三焦1、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2、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膈以上(心肺)中焦---膈至脐(脾胃、肝胆)下焦---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手少阳三焦经1、体表路线: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上肢外侧正中→肩→颈→耳后→耳前→止于眉梢

7、的丝竹空穴…→目外眦交胆经胸中-属心包-下膈-络三焦—循胸出胁-腋下三寸-上臂内侧中间-肘窝中-前臂两筋之间-掌中-中指端-无名指端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起于食指桡侧端小指尺侧端手无名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后缘中间经过肩上肩后,绕肩胛上肩络属脏腑器官大肠、肺、下齿、口、鼻小肠、心、胃、咽、目外眦、耳、鼻三焦、心包、耳、目锐眦上颜面,止于对侧鼻翼旁同侧耳屏前眼外角2、体内联系: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并与耳、眼有联系二)主要病候:①腹胀 水肿 遗尿 小便不利②耳聋耳鸣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颊肿③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三)常

8、用腧穴:(本经共23穴)关冲 (井穴)定位:手第四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①头痛 目赤痛咽喉痛②热病 昏厥防止晕车阳池 (原穴)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主治:①腕关节痛②目赤肿痛耳聋 咽喉肿痛虚寒灸法可缓解4、外关   5、支沟(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经穴)定位: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   腕背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