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05450
大小:314.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5节力的分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初步掌握“实际问题中,一般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知道一定条件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以大很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生活实例模型化”的思想方法;(2)使学生体验运用规范作图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分力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探讨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条件意识,培养学生分
2、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感受物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培植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实际问题中,力的分解方法,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分力。 难点:实际问题中,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的方法。教学方法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 【学生回答】: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
3、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二、新课教学:1 什么是力的分解? 【 引导学生】 而已知物体的合力求分力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过渡引言】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组平行四边形,即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如右图,在实际问题中,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实际需要去分解力:3、力的分解方
4、法实例一:拉力产生的效果: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同时把耙向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即:F可分解为F1和F2F1=FcosθF2=Fsinθ注意:(1)在力的分解中合力真实存在,两个分力是虚拟的,不存在,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2)一个已知力和和它的各个分力是同性质的力,且产生于同一物体;(3)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画入,避免多画力实例二:重力的产生的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并物体紧压斜面。G1=GsinθG2=Gcosθ思考: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多少?2、G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吗?4.分解的步骤:(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
5、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4)据数学知识求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实例三实例四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1)力的分解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初步掌握“实际问题中,一般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知道一定条件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以大很多。四、作业五、板书设计第5节力的分解1、什么是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3、力的分解方法六、教后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