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5).ppt

望洞庭 (5).ppt

ID:49667678

大小:2.0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2-29

望洞庭 (5).ppt_第1页
望洞庭 (5).ppt_第2页
望洞庭 (5).ppt_第3页
望洞庭 (5).ppt_第4页
望洞庭 (5).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洞庭 (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古诗词三首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望洞庭庭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作者简介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潭螺hé()和hè()hé(和谐)和hè(和诗)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

2、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般五言诗歌格式:AA/AAA一般七言诗歌格式AA/AA/AAA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自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号。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自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号。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再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号。根据注释,结合插图,在小组内说说诗意。抓字眼,明诗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相:相互。古代铜镜“

3、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白

4、色的银盘。___________________像洞庭湖中的一颗青螺。没经过打磨的铜镜洞庭湖苍翠的君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比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5、/一青螺。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望洞庭》描述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抒发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吟诗会1、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收集,积累下来。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画一画祖国的美景。3、喜欢写作的同学,也可写写自己眼中的美景。拓展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