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

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

ID:496575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18

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_第1页
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_第2页
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齿轮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及硬度梯度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齿轮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而齿轮的强度寿命和制造精度与热处理质量有很大关系。为了检验齿轮材料热处理质量,在1987年以前,我国的齿轮渗碳淬火内在质量检验标准多为终态金相检验标准。由于检测仪器的精度、分辨率等因素以及检验人员的经验参差不齐,造成检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和争议。为了解决金相法内在检验存在的弊端,机械部在1987年借鉴了DIN.ISO等标准中有关内容,修订了我国现行齿轮渗碳淬火内在质量检验标准。此检验标准中,其金相组织检验标准基本与原标准相似,主要是对渗碳层深度及碳浓度梯度的测定

2、作了较大的修改。下面就渗碳层深度和碳浓度梯度分别采用金相法与硬度法测定进行简述。一、渗碳层深度的检测1.1、金相法1.1.1、取本体或与零件材料成分相同,预先热处理状态基本相似的圆试样或齿形试样进行检测。1.1.2、送检试样热处理状态为平衡状态,即退火状态。1.1.3、低碳钢渗层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1/2亚共析层。1.1.4、低碳合金钢渗层深度为:过共析层+共析层+亚共析层。1.2、硬度法1.2.1、取样方法同金相法取样方法一致。1.2.2、送检试样状态为淬火+回火状态。1.2.3、渗碳深度用有效硬化层来表示,其极限硬度根据不同要求

3、进行选择。1.2.4、有效硬化层深度(DCp):从试样表面测至极限硬度(如HV550)之间垂直距离。1.3、两种关于渗碳深度检测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下面用图形来描述。从图中可看出:DCp(芯部)>DCp(HV500)>DCp(HV550)DCp(HV550)对应渗碳层中碳含量约为0.35~0.38%,此界限处即为金相法中1/2亚共析层处。DCp(HV500)对应渗碳层中碳含量约为0.31~0.33%,此界限处为金相法中1/2亚共析层处。DCp(芯部)对应渗碳层中碳含量为基体碳含量,一般为0.17~0.23%,此界限处为金相法中基体

4、组织。1.4、结论从图中可以看出,DCp(HV500)、DCp(HV550)是不相等的,而在金相法检测时,这两点是近似相等的,故用硬度法测试渗碳层深度结果更精确,更直观,减少了人为误差。一、渗碳层碳浓度梯度(即硬度梯度)为了防止渗碳淬火齿轮表面出现剥落、点蚀,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必须要求渗碳层渗碳浓度从表面至芯部应保持平滑的梯度。这种斜度一般推荐为0.25mm深度,碳含量最多下降0.10%。碳浓度梯度检测采用剥层法进行,因此方法操作比较复杂,检验时间比较长,在实际生产中不经常使用。这一指标在现行国家标准中采用硬度梯度来反映。硬度梯度在相关标

5、准中又叫“至芯部硬度降”,即在有效硬化层范围内,自齿轮表面向芯部方向的硬度梯度,用“△HV/△EHt”来表示,“△HV”为硬度变化量,“△EHt”为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变化量。这一指标反映了有效硬化层内硬度的平缓程度,不但反映了渗碳层浓度梯度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淬火质量,指标中规定了有效硬化层深度下降0.1mm(△EHt),硬度下降应小于45HV(△HV)。综上所述,渗碳层中碳浓度梯度检测采用硬度法优于剥层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