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

ID:49653878

大小:11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03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1页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2页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3页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4页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震设计技术导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M塔农钳屈性建翁抗嗽殺针枝术导则(2008修订稿)二OO八年五月冃Us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是根据四川省建设厅的耍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在本技术导则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调查总结了省内农村居住建筑的震害教训及防震、抗震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中量大面广的两层建筑第二层外纵墙外推的典型房屋进行了计算分析,考虑了农村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编制出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最后经建设厅组织会审定稿。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编制组及时对灾区的农村居住建筑的震害教训、抗震经验进行了

2、调研分析,结合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原稿进行了修订。依照建设部《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2004年12月6FD、建设部《关于加强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通知》(建抗(2000)18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43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80条、以及《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12月25日)第23条和第28条的相关规定,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农村体量较小的低层居住建筑,对超越本技术导则适用范围的建筑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管理。本技术导则不提倡农村自建的两层建筑第

3、二层外纵墙外推的典型房屋,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限制在6度、7度抗震设防区且必须严格按本技术导则采取加强措施后,允许建造此类房屋。本技术导则共分6章,依次为总则、基本要求、砌体结构体系建筑、生土墙建筑、石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本技术导则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抗震所负责具体解释。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抗震所(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本技术导则的编制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耍起草人:高永昭肖承波吴体颜茂兰凌程建

4、陈华张翼武惟娜1总则2基本要求2.1场地2.2地基2.3基础2.4建筑结构规则性2.5建筑结构体系3砌体结构体系建筑3.1一般要求3.2砖砌体建筑3.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建筑4生土墙建筑5石结构建筑6木结构建筑6.1一般要求6.2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建筑6.3穿斗木构架、康房建筑1总贝IJ1.0.1为提高农村居住建筑的抗震能力,指导农村居住建筑经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后,减轻农村居住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特编制木技术导则。1.0.2按本技术导则进行抗震设防的农村居住建筑,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5、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0.3木技术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和9度地区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内居民自建的两层(含两层)以下,且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内农民自建的两层(含两层)以下的低层住宅。1.0.4按本技术导则进行抗震设计的农村居住建筑,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抗震计算。2基

6、本要求2.1场地2.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2.1.1选择有利地段,避开危险地段,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对不利地段应先勘明场地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后方可建造建筑。地段类别地质、地形、地貌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壮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1.1.

7、28度、9度抗震设防时,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带时,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为:8度时不小于200m;9度时不小于300m。2.1.3当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建筑的抗震要求及构造措施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用。2.2地基1.2.1应优先采用天然地基,不宜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地基建造建筑。如不能避免时,则应对这些地基采取相应的措施。2.2.2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时,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2.2.3当存在

8、相邻建筑时,新建建筑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应保持一定的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而定。2.2.4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