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应用 一、问题提出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日本学者诧摩武俊说:“无论你立足于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亲子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对自我独立有很强的渴求,成人感不断增强,心理学家称为“第二反抗期”。此阶段的亲子关系由原来的单向依赖转变为双向互动,父母和子女之间都须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由于年龄、价值观及其处事方
2、法的差异而产生的代沟也普遍存在,亲子冲突在所难免。 内观疗法是一种能让人进行深刻自我认识的心理疗法,个人通过对自己人生各年龄阶段中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回忆、回答内观三个项目的提问(对方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对方做了什么?我曾给对方添过什么麻烦?),从而对自己的历史进行验证,从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7 针对中学生,设定父母作为内观的回忆对象,回忆从自己出生到现在的各个阶段,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发生的生活细节。使其深刻意识到,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而自己回报又太少,反而为父母添了很多麻烦,进而产生强烈
3、的回报愿望。针对父母,回忆孩子出生到现在也给自己带来很多欢乐,自己也有给孩子带来困扰的时候。最后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找回缺失的连带感、责任感、回报感、幸福感,形成相互理解、相互珍惜的良好亲子关系。 本文将着重探讨内观疗法在改善中学生的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及操作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内观疗法介绍及其作用机理 内观疗法是由日本吉本伊信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佛教特色的"自我反省"进行改善,于1937年创造的治疗方法。所谓内观,又称内省,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这种方法是个人通过对自
4、己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回忆、回答内观三个项目的具体提问,使内观者重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我为中心的弱点,意识到以前同别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最终达到更新自我,解决当前面临的心理冲突。 内观疗法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内观,使内观者对人生再体验、对恩情再体验、对人生再定义,使内观者在内观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过去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理解和反省,产生做了错事后的罪恶感、羞耻感,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连带感,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感,通过内观者对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进行调整,提高同他人的共鸣、协
5、调和自我控制能力[2],改善人际关系。 三、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运用7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有着对内心探讨的强烈动机,他们将自己的思想重新指向主观世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他们强烈地关注自我、关注生命的意义,对人际关系也越发敏感起来。一方面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发展不畅会引起很多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这也是形成积极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对自己内心的关注也为内观过程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思考基础。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多在于沟通不畅,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对方的行为,以至
6、造成很多误解和冲突。无论从中学生的自我探究还是亲子冲突的原因来看,此时期运用内观疗法都十分合理,所以本文整理出中学生进行内观的方法建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针对中学生进行内观的内容及顺序 1.设定最亲近的人为回忆对象,如母亲。 回忆从出生到现在与对方相处的生活细节,以三年左右为一个时间段(如:学龄前,小学前三年,小学后三年等),并回答三个问题(如母亲为我做了什么?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给母亲添过什么麻烦?)。 2.说谎和“偷窃”。说谎指自己曾因各种原因欺骗对方,并给对方带来伤害的事件。“偷窃”指占有对方你不
7、该占有的东西。7 3.抚养费计算。详细记录从小到大父母为我花了多少钱,一定要详细(如出生到上学前,你的尿布花费、奶粉花费、医疗花费、玩具花费、服装花费、零食花费、教育花费、水电煤气消费、住房花费、出行花费等),每一阶段进行小汇总,最后整体汇总。 4.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5.内观总结(体会)。 这五个过程层层递进,从发现当前问题,到进行思维方面的回忆,达到思想的升华,最后转变为实际行动。 (二)内观的要求 1.按时间顺序进行。 2.时间要具体、事件要详细,不要忽略生活琐事。 3.只是回顾、检视真实发生的事件本
8、身,不要回想太多的感受和想法。 在回忆过程中,内观者要尽量做到就像拿着摄像机沿着生命的轨迹一路拍摄一样,关注事件本身的细节,而不是对具体发生的某个事件的感受。回忆细节的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这时需要内观指导者通过举例给予一些引导。 (三)内观过程具体分析7 1.回答三个问题。(以回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