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631272
大小:12.7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2-26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流地貌的发育南漳县第一中学张俊巫峡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河流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阅读思考:1、河流侵蚀地貌的定义?2、河流侵蚀方向有哪三种?3、每种侵蚀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怎样?巫峡瞿塘峡下蚀作用虎跳峡深切峡谷的形成以哪种河流侵蚀方向为主导?侵蚀的原因(动力)是什么?侵蚀的结果使河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河谷不断加深,河谷深而窄下蚀演示原因:河流落差大,水流急1、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流水对地表物质的侵蚀的方向是什么?侵蚀的原因(动力)是什么?答:1、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2、实验时水的落差大,速度快。2、向源头
2、侵蚀的作用使河谷怎样变化?答:使河谷不断延长。根据此图中流水作用与岩层的关系,你是否认同数万年后虎跳峡可能不在当前位置,为什么?初期----河流上游下蚀向源头侵蚀使河谷加深加长,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形侵蚀方式:侵蚀结果:顺江而下: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1、描述此河段的河谷特征?河道弯曲,河谷拓宽。2、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河流向两岸侵蚀而成。BC思考:比较河流B、C处流速大小,其结果会使B、C河岸怎样变化?BB/BCB岸流速快,易受流水侵蚀向河床凹陷(B′),称为凹岸;C岸流速慢,河中泥沙易在河底沉积,称为凸岸,凸岸水下沉积体在枯水期会露出水
3、面。CB′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河床现河床MN变化:原河面宽为B—C,现河面宽为B′--C,河面变得弯曲,河谷拓宽凸岸堆积凹岸侵蚀BcB′C′M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发展期---河流中游下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弯曲,河谷拓宽侵蚀作用:影响及形态:长江下游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更为宽阔成熟期——河流下游向两岸侵蚀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形态:侵蚀作用:河谷的形成阶段﹙一﹚河流侵蚀地貌侵蚀方式侵蚀结果初期中期成熟期下切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下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加强以向两岸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型河流在凹岸侵
4、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弯曲,河谷拓宽河谷展宽,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深入探究:比较三个时期侵蚀作用的动力有什么不同?(上游)(中游)(下游)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虎跳峡荆江河床长江下游河床?观察以下甲乙两条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A、B之间和C、D之间选择适当的位置建港口。(只考虑水流力的方向)DABC甲河乙河AB凹岸侵蚀凸岸堆积CD右岸侵蚀左岸堆积乙河平直,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流水冲刷D岸,使D岸侵蚀,C岸堆积.一、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二)河流堆积地貌洪(冲积)积扇平原上九
5、曲回肠的河流地势平坦、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二)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思考:在河流中下游,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1、刚才我们学习的侵蚀地貌中,哪里出现过流水物质堆积现象?思考:1、洪(冲)积扇地貌发生的地区在哪里?时间是什么?2、分别描述洪积扇和洪积—冲积平原发生的过程?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出山口时地势平缓,河道开阔--------水流减慢,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多条河流洪积扇相互联合——洪积(冲积)平原洪积
6、---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洪积扇分布:山前(山麓)洪积扇平原2、总结河流中游的地貌类型?河流中下游,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不断扩大,枯水期露出水面,为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1、比较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的形成?既有河流侵蚀地貌,又有河流堆积地貌?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描述三角洲的形成?三角洲平原分布:河流入海口(二)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
7、:山区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区三角洲:河口巩固练习:1、以下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地区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游D.河漫滩一般形成于河流的凹岸2、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B.搬运、侵蚀、堆积D.堆积、搬运、侵蚀3、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ACA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