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48874
大小:2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2
《古生物学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生物学》复习提纲一总论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标准化石:分布局限、演化快、特征明显、延续时间短、具有较强的地质年代意义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其是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指相化石:分布广、狭适性、能过明确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2.单名法:用一个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来表示生物分类单元的学名二名法:任何一个物种的正式学名由其归属的属名加自身的种名构成。三名法:在属名和种名之后再加上亚种名优先律:任何分类单位的正确有效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的名称。3.概述“化石记录不完备性”的原因:化石的形成条件与化石不完整性(地质与环境等多方面因
2、素)化石的形成过程与化石不完整性(从生物群死亡群®埋藏群®化石群的变化)4.试述化石的保存类型:l实体化石:生物遗体保存的化石(1)未变实体化石:生物遗体未经显著变化(2)变化实体化石:生物遗体经过一定的石化作用l模铸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物。根据化石与围岩的关系分成4类: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化石。l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l化学化石:分解后的古生物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残留在地层中形成的化石。5.化石化作用:从遗体埋藏开始,经历一系列变化成为化石的作用。1)矿质充填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空隙,被矿物质沉淀充填,生物硬体变得
3、致密和坚硬。2)置换作用:生物体原来组分被溶解,并被外来矿物质交代置换,如硅化、钙化、黄铁矿化等3)碳化作用: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解和挥发,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保存为化石6.适应趋同:指一些类型不同,亲缘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不对等的器官也因适应相同的功能而出现了相似的性状。适应辐射:分类位置相近的生物,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生的形态分化7.试述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l底栖:指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离不开基底的生物,包括表生生物和内生生物。l浮游: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浮在水中。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的圆形或球形,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
4、轻多孔,壳常多刺以增大表面积。l游泳:具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的生物。身体常呈流线型,两侧对称,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l假浮游: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往往附着在水草、树干或其它游泳生物的身上,被动地在水中漂浮。二原生动物1.蜓的分类位置: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蜓亚目蜓类的主要特征:l大小:一般4-5mm,小者不到1mm,大者可达3-6cml形态:纺锤形、椭圆形、圆柱形、球形、透镜形l初房:位于壳的中央,一般呈圆球形,最早形成的房室l旋壁:虫体分泌的硬体,它围绕一假想轴增长,同时向旋轴两端伸展,包裹内部的房室2.蜓的演化及地史分布:蜓的演化趋势一般为个体由小变大,壳形由短轴
5、向长轴变化,旋壁由原始单层分化为多层以及蜂巢层的出现,旋脊由强变弱或演化为拟旋脊。蜓在早石炭世出现时,个体微小,一般为"中轴"短的原始类型。中石炭世开始繁盛,以纺缍蜓科大量出现为特色。晚石炭世时,旋壁具蜂巢层的类别极为繁盛。早二叠世时为蜓的全盛时期,以拟旋脊和副隔壁出现为特点。晚二叠世逐渐衰亡,形体特殊,晚二叠世末期蜓类绝灭。三珊瑚纲1、四射珊瑚有哪四种构造组合带型?每种类型的时代分布?l单带型仅有隔壁和横板。O-P,以O-S为主。l双带型隔壁,横板和鳞板(或泡沫板)。S-P,以S,D为主。l三带型隔壁,横板,鳞板(或泡沫板)和中轴(或中柱)。CP为主。l泡沫型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
6、和鳞板均呈泡沫状。O2-D2。2、四射珊瑚的演化趋向:1构造类型: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2边缘带:无有;窄宽3横板带:完整不完整内斜板出现4轴部:无有;简单复杂5外壁:完整部分消失全部消失3、横板珊瑚的构造特征l因横板特别发育而得名l个体无单体,全部为复体l隔壁不发育,一般呈刺状l无边缘构造和轴部构造l联接构造特别发育4、造礁珊瑚在古地理、古气候上的意义。群体,生态窄;20°-30°的水温;350/00左右的盐度;<100米的水深;透光性好.根据珊瑚礁的分可以推断各地质时期的赤道位置、古纬度、古气候的变迁,为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提供重要古生物方面依据。此外根据珊瑚礁的生长纹、线条数可以
7、推测地质时期每年的天数。四、双壳类及头足类1.双壳纲一般特征。l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l生活方式有底栖爬行、游泳、穴居等l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l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l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l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有名瓣鳃纲2.双壳类三种主要生活方式:底栖爬行、游泳、穴居3.头足纲缝合线类型及其特征。l鹦鹉螺型:平直或平缓波状,无明显的鞍、叶之分(O-S)l无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D1-2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