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15019
大小:69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2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2分)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C.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D.“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
2、,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2.(2分)下列是《三国演义》的情节是()A.火烧赤壁 B.智救星期五 C.大闹野猪林 D.孙悟空大闹天宫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12分)3.(12分)默写。(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2)重岩叠嶂,________。(3)两岸石壁,________。(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5)夕日欲颓,________。(6)________,回清倒影。第16页共16页(7)郦道元的《三峡》
3、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7分)4.(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ù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水有德,它恩zé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ǎi豁达。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
4、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
5、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chùzékǎi________立恩________慷________(2)根据提示,默写出②③④段中的名句。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
6、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第16页共16页A.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B.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蓬山”常指神仙居
7、住的蓬莱山,“山门”是指佛寺的外门,“河干”是河岸的意思。D.“山行六七里”和“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5.(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中押韵的字分别是________。(2)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
8、历来被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简要分析。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8分)6.(18分)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