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99546
大小:1.3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2-06
《承钢IT规划-总体需求分析v26汇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现状评估与总体需求分析承钢IT规划项目第一阶段报告2003年12月2引言项目背景:承钢在2003年成功地实现了ERP系统上线。为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持续改进,充分提升ERP系统运行效果和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对承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IT规划,在对现有ERP系统运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承钢未来5年信息化建设的完整规划,以指导承钢在ERP基础上的管理持续改善和信息化建设,支持承钢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报告目的:本报告是“承钢IT规划项目”之IT总体需求阶段成果。目的是通过了解承钢的未来发展,并对承钢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评估,指出制约承钢信息化
2、的关键问题,分析承钢信息化的未来需求,为承钢3-5年的信息化规划打好基础。在承钢自动化部、企管部的全力配合以及各主要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承钢IT规划项目组通过资料的收集、现场走访、访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IT运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期望,为IT规划项目本阶段和下阶段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启动IT总体需求报告IT规划报告需求调研承钢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承钢信息化的未来需求承钢信息化现状评估3主要发现本报告的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在理解承钢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定承钢信息化的目标和重点对承钢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评估确定承钢信息化的未来需求在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
3、的基础上,汉普公司有以下主要发现要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承钢需要加强客户控制、成本控制、项目管理、工艺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信息化应围绕以上四个核心能力的建设开展ERP是承钢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其应用已初见成效,但在信息化管理体系、流程优化、系统完善、信息安全、用户培训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承钢信息化的未来需求主要在于决策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OA、项目管理、PDM、MES等方面依托ERP系统的能力,承钢需要建立一整套企业经营指标监控和预警体系以及相关配套管理机制,以确保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通过系统能够实时对反映承钢企业运作的关键绩效指标(如原辅材
4、料/半成品/成品资金占有量、应收款周期、订单交付期等)的变化趋势进行必要的监控,最终确保承钢战略目标的实现4进程承钢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分析思路产业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使命和愿景总体发展目标价值定位和战略方向关键成功要素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信息化的要求承钢信息化现状评估承钢信息化的未来需求附件5分析思路公司使命/愿景总体发展目标产品定位和战略方向关键成功要素核心竞争力对信息化的要求产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6承钢的产业环境分析(建筑钢材行业)产业特征:我国建筑钢材行业是钢材行业中起步最早,生产最普及、技术水平基本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媲美的钢材生产行业;但行业集中
5、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主要产钢国劳动生产率图参见右图)、行业秩序相对较为混乱。预计中国建筑钢材消费顶峰在2005-2008年之间。本行业具有以下特征:公司使命/愿景总体发展目标产品定位和战略方向关键成功要素核心竞争力对信息化的要求产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1、应用面广: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均直接或间接消耗建筑钢材;2、容易进入:建筑钢材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非常成熟,且设备相对简单、易维护、技术易操作;3、规模效应突出:建筑钢材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规模化和大型化的发展方向;4、周期性强:作为原材料行业,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较大;5、竞争激烈:多为“邻居”间的竞争,由
6、于建筑钢材利润率比较低,扩大销售半径明显增加销售费用;6、管理困难:由于行业分散性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宏观管理困难。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资料单位:吨钢/人.年7承钢的产业环境分析(建筑钢材行业)产能趋势: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钢材生产能力平均增幅在20%左右,近几年更为24%,成为拉动中国钢材产量稳步上升的中坚力量。(高速线材和连续式小型材产能趋势图参见下图)产量趋势:中国钢材总产量与建筑钢材产量稳步增长,但线材和螺纹钢产量相对增长平缓,尤其近几年增长幅度明显小于钢材总量的增幅。(线材螺纹钢产量与钢材总量10年产量趋势图参见右图)资料来源:中国钢铁
7、工业协会资料单位:万吨单位:万吨单位:万吨公司使命/愿景总体发展目标产品定位和战略方向关键成功要素核心竞争力对信息化的要求产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8承钢的产业环境分析(建筑钢材行业)河北省在中国是一个产钢大省,同时也是钢材消费量相对较小的省份(参见右图)。由此可见,地处华北地区承钢面临比较严峻的市场环境,需要在营销模式和产品结构调整上有所突破方能在这个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钢铁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2.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质量和改进包装;3.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进步,持
8、续降低整体营运成本;4.实现产销一体化,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5.加强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