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单元 The Necklace

第十五单元 The Necklace

ID:494776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8-15

第十五单元 The Necklace_第1页
第十五单元 The Necklace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五单元 The Necklac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英语第一册第十五单元TheNecklace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高一英语第十五单元的话题是“play”戏剧,整个单元的设计围绕“戏剧”展开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内容涉及“编故事表演”、“读剧本”、“如何写剧本”等,让学生初步熟悉戏剧,学会剧本的欣赏、写作和表演。我上的这节课本单元的第三节阅读训练课,是由法国19世纪后半期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改编的短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接触、了解戏剧的一些特点,又要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体验语言,而提升自己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

2、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戏剧的体裁,熟悉和体验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和剧中人物的典型语言。(2)在认知、理解剧情的基础上,学会欣赏戏剧。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阅读技巧,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2)能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同时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3)能根据所读材料运用适当语言进行表演。德育目标:通过本文激发学生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整体提高人文素质。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真实语言交

3、际打基础。此外,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尽可能结合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学中。3、重点与难点:(1)重点:1.了解戏剧的文体特点并以此指导阅读;训练skimming,scanning,carefulreading等阅读微技能;3.对戏剧深层次的理解及戏剧的欣赏,认识及分析主人公的人物特征及人物性格。(2)难点:1。阅读技能的训练;2.对戏剧的欣赏及课本剧的表演。4.教学辅助工具:(1)收音机;(2)多媒体(3)项链二、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由前面两节课编故事及表演引出戏剧和学生们所喜欢的不同戏剧类型(funnyplays,serious

4、playsorsadplays),然后通过brainstorm让学生以个人活动的方式列举出中外著名的剧作家,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把作家、作品、国籍进行连线,以此引人法国作家莫泊桑及短剧《项链》。这样通过师生互动,激活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进行本文的阅读做了铺垫和准备。2、新课的讲解(1)不同层次的阅读技能训练;首先是Speedreading,a.skimming,让学生进行跳跃式阅读,找出本剧中三个场景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旁白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英语戏剧体裁。b.skanning,快速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为下一步找

5、出细节作好铺垫,教师要求学生(workinpairs)给每一场景取一个标题,以此培养他们找寻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和概括大意的技能。然后是carefulreading,a.扫读:用多媒体展示针对每个场景提出的2-3个问题,,学生通过扫读来获取细节信息。在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理解主题基础上,学生熟悉了故事内容,才能学会如何欣赏戏剧,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b.朗读:让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受。这也为下一步学生分角色朗读做好铺垫,通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心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也得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

6、以上活动,从基本框架到细节信息把握住了这篇戏剧。接下来的环节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几幅图片让学生复述课文,这既是理解基础上的表达,也是对理解的检验。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各种语用能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连贯表达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2)、在情境中激思,培养创新思维:在课文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巧设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在carefulreading的

7、扫读中,每个场景的2-3个问题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预测和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作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四人一组的小组讨论,如:“Pierre为什么会接受邀请“Mathilde会借什么样的项链?“你丢失了项链,你会怎么去处理?”,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是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课文复述完之后,给学生提出更为深层次的问题:“WhatdoyouthinkofPierre、JeanneandMathilde?W

8、hydoyouthinkso?”,分析主人公尤其是Mathilde的人物特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项链》这篇文章一直以来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