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doc

(最新)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doc

ID:49463263

大小:23.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1

(最新)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doc_第1页
(最新)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最新)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未来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NEF-2012刘卓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的专家和学者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贮量、开采年限作过种种估算和推测,尽管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千差万别,但所得出的结论却是惊人地一致,即: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的耗尽是不可避免的,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开采量计算,石油可采40年,天然气可采60年,煤炭的可采年限虽然较长,在200年以上,但也会因为开采成本高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失去开采价值。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出于自身能源安全需要,开始限制化石能源的开采和消费,却对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以提高新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量中比重。从世界

2、范围的风电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近10多年来,风力发电正成为全球能源新的增长热点,并迅速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据美国风能协会预测,今后10年全世界新增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8000MW,到2007年估计有美国(5285MW)、西班牙(5200MW)、德国(5000MW)、中国(4725MW)和印度(4000MW)5个国家新安装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居前列地位。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后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是:(1)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大型化。大型机组的优点是有利于降低造价,提高运行可靠性使风电机组大型化成为世界风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经过长期研究努力,目前单机容量500、600、750KW的风电机组技术

3、研究达到批量化商业化生产的水平。同时,更大型、性能更好的机组也已得到开发并投入生产试运行。如德国正在北海建设近海风电场,单机功率为5000KW。(2)风力发电机组重量的轻型化。大型机组固然有利于降低造价,提高运行可靠性,但机组越大,重量也越大。如225KW风力机的重量约为9吨,而500KW和1500KW机组的重量则可达21吨和58吨。显然这将给风机的运输和安装带来困难,同时还可能导致机组造价的上升。因此,采取措施降低机组种重量是未来风机发展的趋势。可以选择的措施包括优化风机系统的设计,采用轻质柔性材料,采用可变速的微机控制系统等。(3)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高可靠性。目前风力发电机组仍未达到

4、完全的技术商业化,技术寿命只有10-15年左右。因而,采取选用新材料,利用可变速转子、广泛运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风力发电总体设计水平,增强了风电设备的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来实现进所有部件尤其是转子的可靠性是大势所趋。(4)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效率。目前风力发电系统普遍存在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未来的风电发展必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一些国家研究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过建立高空发电站,以便充分利用高空中稳定的风能,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试验研究。伦敦海上工程公司已研制成功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置于海上,把风机放在浮动钢制平台上,让工作

5、塔随风而动,发电能力达到4.5MW。另外一个措施是在控制技术上采用自适应控制设备,以便使风机能自动地根据风的特性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增加输出功率。(5)风力发电机组的低成本。由于生产开发规模的扩大,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和机组大型化的发展,风电成本正在不断下降。如美国风电机组的造价已由1990年133万美元降至2000年790美元,相应地发电成本由8美分/kwh减少到4美分/kwh。丹麦风力发电成本也已经降到了0.26丹麦克朗/千瓦时。成本下降的原因除了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以外,还与各国对该产业普遍采取的政策支持和引入竞争机制密不可分。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6、,不存在资源衰竭问题;同时,在风能电能的转换过程中,基本不消耗化石能源,因而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以说,适时建立风力发电产业是未来中国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要求和最现实的选择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