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00812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张无垢勤学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①张无垢
2、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译文:3.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三)、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
3、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四)、七录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2.翻译句子。①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译文:3.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4、”(用一句名言回答)(五)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注音并释义。
5、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句: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六)问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2.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译文: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
6、超过10个字)(七)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翻译句子。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②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
7、”这个结论。(八)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