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97638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孙青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孙青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作者: 孙青侠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2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
2、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二、思考与探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1.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
3、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6.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
4、,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四、研读课文,质疑解惑。(学生合作探究)7.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8.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9.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0.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5、11.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2.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13.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五、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
6、了中心论点。六、课外拓展。自己亲手做一个科学的实验。将冷热两杯水放入冰箱,1小时后,看热水先冻还是凉水先冻?看看实验的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这对你有何启示?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阐述道理举例证明古代并不重视“格物致知”在当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解决问题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提出希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