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92321
大小:11.77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06
《寿春南路施工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国顺交通咨询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3月施工图设计汇报寿县寿春南路道路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区位建设意义:寿县寿春南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寿县城南新区道路骨架路网结构,提高了路网密度,加强了道路之间的联系,方便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有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寿春南路起点:紫金路寿春南路终点:滨湖大道原规划线形(废除)本项目(原S203省道)项目概况根据寿县城南新区总体路网规划,本次设计的寿春南路为南北走向,北起紫金路,南至滨湖大道,路线全长3050.154m,为改扩建道路。根据2010年12月2日寿县建设局会议要求,寿春南路原有规划线形方案废除,根据原寿六路
2、(S203省道)调整设计线形,并重点考虑现状1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利用和沿线较大树木的保护。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Ⅱ级2、计算行车速度:50km/h3、设计荷载:A、汽车荷载:公路—Ⅱ级;B、路面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4、道路红线:50m;机动车道单车道宽度:3.75m。5、路面类型:行车道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6、设计年限:15年;交通等级:重交通。道路现状及评价寿六路连接寿县、六安,为S203省道的一部分,现状路面为15m宽水泥砼路面,路面完好,无明显坏板。紫金路–芍陂西路段(K0+000~K0+320)现状路幅宽
3、度为50m,横断面布置为:50m=6.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2+6m机非分隔带×2+15m机动车道,其中K0+196~K0+320(左幅)及K0+256~K0+320(右幅)段的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未施工到位。芍陂西路–滨湖大道段(K0+320~K3+017.8)现状路幅宽度21m,横断面布置为:3m绿化带(部分段落为土路肩或地坪)×2+15m机动车道,绿化带主要分布在K0+240~K0+440左幅,K0+330~K0+460右幅,K0+540~K0+780左幅,K+680~K1+940左幅,K0+900~K1+200及K2+
4、200~K3+000全幅。根据《寿春南路路面结构层钻芯取样检测报告》,现状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寿春南路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检测报告》,K0+000~K1+000段弯沉代表值为144.8(10-3mm),K1+000~K2+000段弯沉代表值为144.3(10-3mm),K2+000~K3+050段弯沉代表值为155.4(10-3mm)。现状路面顶面弯沉值极小,路面使用状况良好。桩号取样位置钻芯取样描述K0+400右幅水泥砼19.5cm+二灰碎石7.0cm+老路沥青7.0cm+底基碎石松散。K1+440左幅水泥砼23.2cm+C15砼12
5、cm+二灰碎石15.0cm+老路沥青5.50cm+底基碎石松散。K2+400右幅水泥砼26.0cm+二灰碎石20.0cm+老路面沥青。取芯及弯沉检测结果调查照片紫金路–芍陂西路段(K0+000~K0+320):现状路幅宽度为50m,横断面布置为:50m=6.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2+6m机非分隔带×2+15m机动车道,其中K0+196~K0+320(左幅)及K0+256~K0+320(右幅)段的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未施工到位。芍陂西路–滨湖大道段(K0+320~K3+017):现状路幅宽度21m,横断面布置为:3m绿化带(部分
6、段落为土路肩或地坪)×2+15m机动车道。沿线行车道两侧均有较大树木和杆线设施及广告牌等拟改扩建道路沿线地形较平坦。扩建部分场地现有道路两侧局部分布有水坑、沟渠和小水塘,地势较低,局部分有乡镇和乡村道路。K1+900处寿县城南工区、治超站现有道路横向排水系统淤塞严重。与寿春南路交叉的楚都大道已完成主体工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幅宽50米。K1+900处寿县城南工区、治超站附近设有矮挡墙本次设计路线平面线位拟合现状寿六路中心线,紫金路–芍陂西路段路幅按标准横断面一布置,根据平面图工程范围的划定修整和增设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芍陂西路–滨湖大
7、道段路幅按标准横断面二布置。与寿春南路规划相交的道路有紫金路(次干路)、芍陂西路(次干路)、东津大道(主干路)、时苗路(次干路)、楚都大道(主干路)、隐贤路(次干路)、安丰路(次干路)、滨湖大道(次干路);交口处需适当压缩机非分隔带,增设车道,部分交口设公交港湾。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现状道路纵坡比较平缓(均小于4‰,大部分小于3‰),按照建设单位意见,路面结构设计中重点考虑对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利用。由于机动车道为现状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面层、双侧加宽的形式,因此纵断面设计以道路现状高程为依据,设计中为有效利用路面,采用“顺坡滚”的方式,设置了较短的
8、坡长和小于3‰的纵坡,加铺厚度设计值在12-16cm范围。考虑K1+960桥梁、起终点过渡段的高程控制作用。处理好道路与两侧规划建筑之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