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辨证.ppt

中医八纲辨证.ppt

ID:49312863

大小:10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03

中医八纲辨证.ppt_第1页
中医八纲辨证.ppt_第2页
中医八纲辨证.ppt_第3页
中医八纲辨证.ppt_第4页
中医八纲辨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八纲辨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辨证[概念]对四诊取得的病史、症状、体征,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称为辨证。[辨证类型]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辨证:五脏、六腑、各类辨证基础。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上、中、下三焦。[要点]辨证的基本方法是用望、闻、问、切四诊。辨证的具体施治是论治。论治是根据辨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所以常称为辨证论治。第一节八纲辨证[概念]

2、八纲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病变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部分,从而辨清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的辨证方法。[内容]将病人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从类别上分:阴证、阳证从病位上分:表证、里证从病性上分:寒证、热证从邪正盛衰上分:虚证、实证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又是其它辨证的总纲。一、表里表里是辨证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一)表证:病邪侵袭人体卫表、肌肤的证候。[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特点]病程短,恶风、恶寒。(二)

3、里证:病变部位在脏腑的证候。[临床表现]分为里寒证、里热证。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特点]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二)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称表里同病。2、表里转化:有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的证候出现,称表里转化。二、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辨寒和热,是辨疾病的性质,是治疗立法用药的依据之一。(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一)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

4、减的证候。[临床表现特点]: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滑,脉迟。(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原因]1、外感热邪2、素体阳盛3、寒入里化热4、情志内伤气郁化火5、食积蓄热,过食辛辣,使体内阳热。[临床表现特点]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热证鉴别表症状证面色四肢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苍白清凉怕冷不渴或喜热饮

5、稀溏清长舌淡苔白润迟热证红赤燥热发热口渴喜冷饮干结短赤舌红苔黄干数(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证与热证有阴阳盛衰的本质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互相转化,在疾病危重时,还可出现假象。1、寒热错杂:指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例如: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2、寒热转化: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当热证出现时,其寒证消失,称为寒证转化为热证,于此相反则称热转化为寒。例如:寒入里化热热极转寒(如热病出现危候阳气暴脱)风寒侵肺转化为痰热壅肺3、寒热真假:疾病的本质与所反映的现象不一致,多在危重阶段出现

6、,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称为寒热真假。(1)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指阴寒内盛,阳气虚弱,阳不制阴,虚阳浮于外。例如:病人长久虚寒,出现身热、面红、口渴、脉大,身热反加衣被,口渴而喜热饮,面红而四肢寒冷,此属真寒假热证。(2)真热假寒:又称阳盛格阴。指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出现格阴于外的假象。例如:热病中出现四肢厥冷、脉沉等寒象,但身寒而不喜加衣被,脉沉而有力,口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结等热象,说明内热炽盛是真,而外寒则是假。三、虚实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

7、正气强弱和正邪盛衰的两个纲领。(一)虚证: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虚损。1、血虚证: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全身各部,所表现出的证候。2、气虚证: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出的证候。3、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不足、亏损所表现的证候。4、阳虚证:指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二)实证:邪气盛,脏腑功能亢盛的表现。(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症状证病程体质形态疼痛二便舌象脉象虚证久病虚弱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隐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嫩少苔细弱实证新病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疼痛拒

8、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厚腻实而有力(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体质、治疗、护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使虚证和实证之间发生虚实夹杂、虚实转化等。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虚证和实证。有的以虚为主,有以实为主的,甚至有虚实并重的。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表2、虚实转化:邪正斗争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实证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可转化为实证(虚夹湿居多)四、阴阳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阴证与阳证1、阴证: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