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

ID:49310208

大小:666.0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2-03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_第1页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_第2页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_第3页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_第4页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章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11.1导柱、导套的制造工艺过程导柱、导套是模具中的标准件,导柱和导套是典型的轴类和套类零件,模柄、顶杆也属此类零件。导柱、导套在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性,导柱和导套装配后应保证模架的活动部分运动平稳、无滞阻现象,从而保证凸模和凹模在工作时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1.导柱、导套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导柱、导套主要结构是表面为不同直径的同轴圆柱表面,材料的选择可根据导柱的结构尺寸和材料要求,直接选用适当尺寸的热轧圆钢为毛坯料,渗碳淬火后,再磨削而成。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套安装在上模座上,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要求小于凸

2、模、凹模之间的间隙。对于要求无间隙导向、高精度、高寿命的薄材料制件冲裁模、硬质合金模、精密冲裁模、高速冲模等,常采用导柱与导套之间装有钢球和保持圈的滚动导向模架。技术要求:(1)导套与上模座采用H7/r6过盈配合,导柱与下模座也采用H7/r6过盈配合,同时,满足相互之间的同轴度要求;(2)必须保证导柱、导套配合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导柱、导套工作部分的圆度公差:直径d≤30mm时,0.003mm;直径d>30~60mm时,0.005mm;直径d≥60mm时,0.008mm。同时,还应保证导柱与导套配合面之间的同轴度要求;(3)满足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

3、精度要求,I级精度模架的导柱和导套的配合精度为H6/115,Ⅱ级精度模架的导柱和导套的配合精度为H7/h6。2.导柱、导套的加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除保证导柱、导套配合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外,还要保证各配合表面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导柱与导套的配合表面是容易磨损的表面,应有一定的硬度要求,在精加工之前要妥排热处理工序,以达到要求的硬度。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过程为:备料(棒料)一粗加工(车削加工)一半精加工(车削加工)一热处理(渗碳、淬火)一精加工(磨削)一光整加工(研磨)。导柱、导套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划分、工艺方法和设备选用是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的形状、尺寸、

4、结构及工厂设备技术状况等条件决定的。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的设备及工序划分也不尽相同。导柱的心部要求韧性好,一般选用的材料为20#低碳钢,下料长度应考虑车削时的装夹长度,外圆留3~4mm的切削余量。车削后的外圆应留0.5mm的磨削余量。渗碳层深度为0.8~1.2mm,淬火后表面硬度为50~55HRC。在外圆磨床或万能磨床上磨削外圆。磨削后应留研磨余量0.01~0.015mm。进行研磨加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柱表面质量。为了消除热处理引起的导柱两端中心孔的变形等缺陷,导柱在热处理后应修正中心孔,以便在一次装夹中将导柱的两个外圆面磨出,以保证两圆柱面的同轴度

5、。导套要求与导柱配合面耐磨,一般选用的材料为20#低碳钢,,导套车削时,先车削内孔,并留有磨削余量0.3~0.5mm,再以内孔为基准,车削外圆。渗碳层深度为0.8~1.2mm,淬火后表面硬度为50~55HRC。在内圆磨床上磨削内孔,并留有珩磨余量0.0l~0.015mm。为了提高内孔的表面质量,使导柱、导套的配合精度得到提高,导套磨削后还要进行珩磨。3.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过程塑料注射模具滑动式导柱,材料T8A,热处理50~55HRC冲模导柱,材料20钢,保证渗碳层深度0.8~1.2mm,表面硬度50~55HRC冲模导套,材料20钢,保证渗碳层深度0.8

6、~1.2mm,表面硬度50~55HRC4.加工中的有关问题(1)定位对于导柱各外圆表面的设计基准都是中心线,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两端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能达到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工件装夹方便。对于导套一般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即加工内圆表面以外圆为基准,加工外圆表面以内圆为基准。(2)中心孔中心孔的钻削和修正一般是在车床、钻床或专用机床上按图纸要求的中心定位孔的型式进行的。(3)研磨导柱的外圆、导套的内孔为配合表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最后需进行研磨以提高表面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达到加工表面的质量、配合和设计要求。5.模柄与

7、顶杆的加工常用模柄有压人式、旋入式模柄,凸缘模柄,槽型模柄,浮动模柄等,顶杆虽然有各种形状,但最常用的形式和模柄一样是台阶轴形状,和导柱的加工工艺过程有类似,此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定位基准,最终加工采用精磨工艺,并靠磨端面保证端面跳动要求。11.2上、下模座的制造工艺过程上、下模座属于板类零件,垫板、固定板、卸料板、推件板等均属此类零件。主要作用是把冲模的工作零件及辅助零件支撑和连接起来,其结构与尺寸已标准化。为了保证模座工作时沿导柱上下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模座上下平面应保持平行。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孔间距应保持一致,孔的

8、轴心线与模座的上下平面要垂直。1.上、下模座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上模座通过模柄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