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

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

ID:49303207

大小:69.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1

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_第1页
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_第2页
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东省任豆育苗技术规程2018(报批稿)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慧群、陈晓阳、骈瑞琪、邓小梅、奚如春、林玮。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44/TXXXX—XXXX1任豆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任豆(ZeniainsignisChun)种子、裸根苗培育、容器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任豆苗木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

2、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3种子3.1采种宜选择树龄8a以上,长势旺盛、干形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木作为采种母树。  果壳颜色转为棕色时进行果荚采集。  3.2种子调制与贮藏果实宜摊开阴晾至果壳裂开,脱出种子后,除去劣质种子及杂质。  种子可随采随播,亦可常温密封干藏4年~5年。  3.3种子质量种子千粒重45.23g~59.40g,含水率10%~12%,种子检验按GB/T2772执行。  3.4催芽播种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5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80℃~85

3、℃的热水浸泡24h后于常温下催芽,待胚根始露即播。  DB44/TXXXX—XXXX24裸根苗培育4.1圃地选择按GB/T6001执行。  4.2整地播种前施足基肥,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5kg+钙镁磷肥0.07kg或复合肥0.09kg+钙镁磷肥0.07kg,均匀撒施在圃地上,然后翻入土中,细耙2次,土壤细碎即可做苗床。  4.3播种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播种沟宽2cm~5cm,沟深1cm~3cm,条距25cm~30cm,播种量为3g/m2~4g/m2,均匀撒在条沟内。  播种之后要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4.4播后管理覆土后盖上稻草或遮光率70%遮荫网。  播种后15d~20d

4、后即可见种子顶芽破土,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逐渐揭去盖草或遮荫网。  采用条播的,苗期宜间苗2次~3次。  间苗宜早,一年生苗保留30株/m2~40株/m2为宜;二年生苗保留15株/m2~20株/m2为宜。  及时除草,并淋施0.3%浓度的复合肥。  5容器苗培育5.1容器与基质采用直径8cm~10cm、高度10cm~12cm,底部有透水孔的育苗袋。  基质采用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各三分之一混合,pH值5.4~5.8。  5.2播种采用点播,播种量为每容器1粒~2粒经催芽的种子。  播后覆上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  5.3苗期管理播种或间苗(移苗)后一周内,保持容器土壤湿润,必

5、要时追肥。  6病虫害防治6.1病害DB44/TXXXX—XXXX3任豆幼苗期主要病害为根腐病,用0.1%的多菌灵或800倍~10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3次。  6.2虫害主要虫害为小地老虎和木虱。  小地老虎可在其初龄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500倍液防治。  木虱可用90%杜邦万灵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倍液和10%杜邦万灵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3次。  7苗木出圃苗木质量分为Ⅰ级苗、Ⅱ级苗。  Ⅰ级苗地径0.50cm以上,苗高50cm以上;Ⅱ级苗地径0.40cm~0.50cm,苗高30cm~5

6、0cm。  Ⅱ级以上一年生苗可出圃造林。  8建档建立种子、种子品质、苗木管理、苗木质量等档案,具体按GB/T6001执行。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