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50202
大小:3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02
《短歌行 古诗的多情与艺术手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高一年级(高64班)《短歌行》授课教师:苏文俊2015年1月23日短歌行——古诗的多情与艺术手法京剧曹操脸谱蓝脸的窦尔礅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wèiyōuduōqìmòzābǔ正音解词yàn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大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创作背景:小组合
3、作探究一、小组阅读诗歌的前十六句,分析作者抒发了的情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二、小组阅读诗歌的后十六句,分析作者抒发了的情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温馨提示:探究时要结合作者、背景、注释以及标点。)集体合作探究根据短歌的特点分析《短歌行》的诗眼是哪个字?如何体现?小组合作探究一:小组阅读诗歌的前十六句,分析作者抒发了的情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情一: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但并没有软弱消沉,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情二: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艺术手法一:比喻譬如
4、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对年华易逝的感叹。艺术手法二:借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艺术手法三: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渴望得到贤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小雅•鹿鸣》---思念和倾慕贤才。小组合作探究二:小组阅读诗歌的后十六句,分析作者抒发了的情感,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情一: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能珍惜友谊。“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乃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情二:渴望多纳贤才,
5、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艺术手法一:比喻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胸襟广阔。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之意。艺术手法二:用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史记》---接待贤才,统一天下。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广纳人才,人才多多益善。集体合作探究三根据短歌的特点分析《短歌行》的诗眼是哪个字?如何体现的?文学常识储备什么叫短歌?《
6、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忧人生苦短求贤难得功业未就多种艺术手法:引用诗句、用典比喻借代照应古诗的多情与艺术手法多情指的是诗歌的情感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一种情感的展现都离不开与之对应的一种或多种手法,古诗鉴赏重在抓取诗歌的多情与多手法。怎样抓取这种多呢?以下是老师的一点小结。何以多立
7、足诗句,拆句分层!一层一情,情在眼前!层多情多,莫忘作者!多层手法,各有不同!关注教材,莫忘背景!标点注释,暗藏深意!作业布置:1、根据抓取“古诗的多情与艺术手法”的方法,完成对《归园田居》的课前赏析。2、背诵《短歌行》。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