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点小结.doc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

ID:49241161

大小:8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2-28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_第1页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_第2页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_第3页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_第4页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知识点小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学综合技能中涉及的一些名词导论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

2、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

3、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14.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15.平肝和胃法:又称调理肝脾法。指通

4、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17.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18.滋肾养肝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19.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藏象1.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2.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3.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4.肺

5、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5.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阴。6.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化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阳。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一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在经脾运化输送到全身;二是把食物残渣下

6、送大肠。8.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9.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10.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11.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1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

7、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14.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之气。15.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1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性质较清稀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的称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7.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肝肾同源”。18.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故称之为孤腑。19.中精之腑:是指胆,胆汁由肝产生,贮存于胆,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称“胆者,中精之腑“。20.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

8、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病因病机1.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2.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3.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气候4.伤寒: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者5.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