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 》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自相矛盾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
2、矛盾”的出处吧。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指名读生字。着重指导:弗(fú)、夫(fú)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盾:古代
3、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2.体裁。(寓言)3.指名朗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4.分组朗读课文。注释:楚人:楚国人。鬻(yù):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陷:穿透。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5.教师范读。概括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
4、自己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文中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指名读,读出其夸赞自己东西的自豪感。)2.他这般夸耀,路过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路人们是要买他的矛或盾吗?路人们都说了什么话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3.路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位楚国人是什么表现?(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4.体会“夫不可陷之盾与无
5、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班级交流讨论: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2.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矛和盾都卖不出去)我们来想办法帮帮他,帮他卖出这些东西。(引导学生为楚人想办法,自由发言。)3.说话不要前后矛盾,说话要有逻辑性。说话之前先思考这样说是否合适。自相矛盾盾→坚,物莫能陷矛→利,物无不陷不可同世而
6、立1.本课是一篇文言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语句,根据注释理解句意,反复品读,把握人物形象。2.给学生表演和发言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
7、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8、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