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00231
大小:16.6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1
《我爱中国结作文600字完美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爱中国结作文600字中国的文化,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众多工艺品中,我却独独钟情于中国结。记得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超大的中国结,它分别挂在客厅吊顶两边,里面包含着五个福字,外面环绕着许许多多的鲜红的中国结。我问妈妈:“最顶上的那个福字为什么是倒着的?”妈妈说:“这个福字代表着福到了家。”“哦,这五个福字代表‘五福临门’!”我恍然大悟。妈妈说:“对了,你真聪明,其实,许许多多的中国结,带有鱼装饰的中国结代表着‘年年有余’,带有金童玉女装饰的中国结代表着‘招财进宝’……”我听了心花
2、怒放。一个小小的中国结却装满了好多祝福,细细地端详着它,多漂亮啊!摸上去光滑,用一根红红的丝线编成,缠缠绕绕,分不清哪是头,哪是尾。它的中间是由一个个结联结而成的菱形,菱形的四周,是由红线拉成的圈,上下左右相互对称,左右两个圈比较大,整个结就像一只展翅偏飞的蝴蝶。我对中国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上网查阅了关于它的资料。原来,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品,始于先民的结绳记事,也可以说是文字的前身。后来,“结”的应用范围增光了,用于衣服打结、系玉佩、编同心结、做装饰品……到了现代,它不但是种高雅的装饰品,还是一
3、种用来馈赠亲友的礼物,以此表达祝福,传递友谊。红红的中国结,传递着浓浓的情意,我爱中国结,它代表着幸福与祥和,向世界传递着祥和与喜庆。中国结是祖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的杰作。文章抓住了中国结的特点写出了它的寓意。朋友在一家外企工作,同事间竞争非常激烈,她入职三年内见证了无数员工来来去去,而部门内最后只剩她一个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加班、出差、同事刁难都没有逼退她,她反而越过老员工抢先加了薪。我问她制胜法宝。本以为会得到职场真经,她却说是跑步。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去健身房跑上8公里,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绝不
4、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她说,不要小瞧这8公里,这三年跑鞋跑坏了两双,失去了睡懒觉的时间,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没有因为生病请假过一次,精神状态一直很棒,耐力也逐渐提高,抗压力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每天早晨挤地铁的那40分钟,看见身边的同龄人一副睡眼惺忪的神情,她就觉得自己赢了,赢在了起跑线上。推开公司的大门,看见一脸疲惫日渐发福的同事们,她觉得自己赢的不是年轻,赢的是坚持。她说,当我自律,人生无敌。听过这样一句话:哪怕对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克制,人也会变得强而有力。我对此深有感触。做了近四年的职业写作人,我从自律
5、中得到了太多好处: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上床的作息,给了我健康的身体和足够的精神。每天的运动,让我减掉了30斤的体重,守住了20岁的腰围。严格的时间管理,给了我月写6万字、年读150本书、看100部电影的成长……我的人生发生了真真切切的改变,肌肉和骨骼变得强壮,一份时间有了双份的价值,耐力得到了锻炼,自信心逐渐地提升。我越自律,便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强大,更想去深挖自己的潜力。这份约束,让生活走入一个良性循环。我踏过的,是不曾虚度的昨天;我去向的,永远是比今天更好的远方。我们羡慕那些能够作出杰出成就的人
6、,但你是否知道,他们并非个个天赋异禀,他们在才华之上,更相信自律的力量。美国年轻企业家马克?扎克伯格,每年年初都会制定个人挑战计划,并且全年坚持。他曾在清华大学做过半个小时的中文演讲,不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而是他相信坚持的力量,肯付出努力。作家严歌苓每年都有一本高质量的小说出版或搬上荧幕。她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写作秘诀:“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靠铁一般的意志力,30余年间,她每天在书桌前写作6、7个小时。我们更应看到,自律给普通人提供的“逆袭”机会。自律,让一个人通过意志力,不断地修正瑕疵,在日积
7、月累的坚持中变得强大而有力。这是一个人在命运面前,主动选择拥有的竞争力。你一定有过类似的体会。一个早起运动读书的周末,虽然给你即刻的挣扎,但在一天结束时想起,内心是充实的。而一个躺在床上煲剧的周末,虽然当下是快乐的,但睡前想起,内心却是愧疚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待一生。那些以自律为信仰的人终将笑看昨天,而被肆意挥霍的人生只能让人在生命终点线上悔恨当初。20到30岁这十年间,我看到身边不少朋友的生活方式逐渐分化。一类热忱追逐即刻的享受;一类面向未来,在诱惑面前自律节制。人生在世仅数十载,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容易
8、一点的生活方式,而要如此苛刻地对待自己呢?因为,这十年让我看到:不自律,终会向生活妥协。而自律的人都在用行动表达:当我自律,人生无敌。关于学习的概念。作者指出学习不是像电脑一样往白纸上进行记录,也不完全是一个刺激互动的训练过程,作者接受了建构主义的理念,认为学习是对知识的重新建构。在著作中的三个部分,作者不厌其烦的对这个观点进行了阐述和强化。作者认为学习者是有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根据这个知识背景对需要学习的只是进行判断,选择是否接受新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