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x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x

ID:49180967

大小:14.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x_第1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龙泉第七中学叶长琼 一.目标设计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

2、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

3、/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离开,长期游历,安史之乱时,因参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同情。(五)讲解诗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泣血悲啼之鸟子规,渲染一种哀愁气氛,融情于景,既

4、有漂泊之感,又有离别之恨。“杨花落尽”正是春天季节,诗人没有选取明媚春光,而是用杨花描写此时景物,可见独具匠心。“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凉,道路之遥远、艰难,诗人虽无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为抒情: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怀之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好友到龙标。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用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作信史,代转自己的一片情意。如此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现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时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六

5、)名句欣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共有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充满愁思,而相隔两地,只有托之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只有依靠他才能寄予,别无他法。后人常用来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七)板书设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我 ———— 月 ———— 君(寄)(随)愁心相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