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

ID:49175156

大小:1.8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2-29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_第1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_第2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_第3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_第4页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莞事业部质量通病防治强制实施手册序号通病现象部位或项目技术措施及做法详图1梁底露筋或返锈主体结构1、梁底垫块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同一断面上垫块不少于2块,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m。2、垫块应垫在箍筋下方,不宜直接垫在主筋下。3、在浇筑砼前,铁锈、锯末等垃圾未清理干净。2夹渣蜂窝砼工程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设:(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3施工质量不良钢筋工程1、梁二排钢筋固

2、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图3.1a图3.1b(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3.1a、3.1b或图3.2b处理。(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3施工质量不良钢筋工程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2、箍筋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3.2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

3、法按图3.2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3.2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主筋。图3.2a图3.2b(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3.2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3.2c、图3.2d。图3.2c图3.2d3、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1)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3施

4、工质量不良钢加工程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3.3.1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图3.3.1(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图3.3.2.a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当采用ф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ф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图3.3.2.b所示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ф10钢筋制做;当200mm≤h

5、≤300mm时马蹬应用ф12钢筋制做;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图3.3.2.a图3.3.2.b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3施工质量不良钢筋工程(3)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4)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4施工质量不良混凝土工程1、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2、

6、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3、模

7、板及其支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前,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应避免过早拆除模板。4、施工缝设置及处理:(1)当设计未作要求时,楼屋面施工缝留设位置及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4施工质量不良混凝土工程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2)板厚>200mm时应按图4.4.a留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