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

ID:49172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4-25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_第1页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_第2页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_第3页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_第4页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财政税收财政政策论文题目:财政政策面临职能转变的岔路口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内容提要:在目前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为时尚早,而继续加大增发国债也没有必要,现有规模的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保健”的作用,今后的财政政策要由积极的增发国债向全面增强公共财政职能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政策都将是积极的,这种积极包括:积极将财政投资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放松投资准入限制,同时积极而全面加强公共部门的投资,尤其要向农村公共部门倾斜;财政要在推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

2、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支付必须的成本;另外,为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对一些短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作出及时灵活的反应。就当前而言,重点在于合理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方式和内容,为国民经济进一步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抵御可能面临的世界经济衰退寒流的侵袭。  积极财政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1998年我国由过去执行的旨在抑制需求过度膨胀的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我国政府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扩大内需的需要。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需求约束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外需增长大幅下滑,只有依靠国内需求来促进

3、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此时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趋缓。二是调整政府投资重点的需要。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多数产品供给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的投资只能作出相应调整,向道路、交通、环保等公共投资领域倾斜,通过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等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承担改革成本的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在不断推进各项体制改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大量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传统产业工人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拖欠等一系列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都要求财政能够给予必

4、要的资金支持。  从以上三方面需要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不只是想通过增发国债来弥补外需的不足,而是力图通过扩大内需为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所讲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为了短期的应急(抵御外部冲击或国内经济的周期性下滑)而在增发国债上的”积极”,而且是积极地支持改革和结构调整,并积极地为民间企业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宏观环境。  增发国债的效果在逐年下降  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到2001年,我国共累计增发长期国债5100亿元,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这种以增发国债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

5、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刺激了内需的增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总之,国内需求的扩大,使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自1998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始终保持在7-8%的范围内。此外,通货紧缩趋势也得到了有效抑制。自去年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重新转为正增长,表明经过连续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供求失衡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同时,企业效益也在不断好转。去年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86%,今年1-7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上年同期109.1%的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20.4%。  在充分肯定了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

6、作用之后,我们还应清楚地意识到,连续几年实施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逐步减小。据有关部门测算,在过去的三年中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逐年减小的趋势,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8%,其中国债投资贡献了1.5个百分点,1999年经济增长7.1%中国债投资贡献了2个百分点,2000年经济增长8%,其中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同时,预算内资金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的减小,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预算内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度仅为8.5%,明显低于1999年36.7个百分点。既然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那么

7、,今后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呢?究竟如何调整积极财政政策,才能更好地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呢?这些都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增发国债力度不变 转变财政政策职能  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淡出是必然趋势。但这种形式的积极财政政策何时淡出,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时机成熟才可以淡出,否则就会象日本等其他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