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61465
大小:31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29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卷D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卷D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共9题;共36分)1.(4分)填一填,读一读,记一记。汽车平平走,________汽车要上坡,________汽车下坡又上坡,________ 汽车一直往下走。________2.(4分)比一比。土________、王________力________、刀________3.(6分)给加下划线的
2、字词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1)天门中断楚江开()A.从中间断开。 第10页共10页B.中途停止或断绝。 (2)碧水东流至此回()A.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B.回旋。 (3)湖光秋月两相和()A.和谐。 B.温和,暖和。 4.(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按音序查字法“奢侈”的“侈”字,应该先查大写字母“C”。 B.“砖头”“石头”“洗头”“两头”中的“头”都读轻声。 C.倘和徜的声母不相同。 D.“盖”读作儿化音“盖儿”时词义发生了变化。 5.(2
3、分)按要求朗读,重音标示(下划线)错误的一组是()A.今年我上五年级。(不是明年) B.吴昊喜欢踢足球。(不讨厌踢足球) C.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其它的城市不是) D.这是我的语文书(不是别人的) 6.(12分)选择题。(1)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喙(yuán) 粉黛(dài) B.嗜好(shì) 眸子(méi) 第10页共10页C.眼睑(jiǎn) 榨油(zhà) D.享受(xiáng) 垂蔓(m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4、)。A.嫌弃 增加 口哨 B.一亩 浇水 爱幕 C.缠着 尤其 兰花 D.播种 忘却 完整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A.依旧——依然 B.茂盛——茂密 C.分辨——辩论 D.奇异——异常 (4)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雨》中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超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B.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桂花的香气。C.母亲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D.母亲
5、习惯了家乡桂花的香气,不适应杭州桂花香。(5)下面哪句诗可以表达《桂花雨》中母亲对桂花的感情?()A.月是故乡明 B.乡音无改鬓毛衰 C.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10页共10页D.海上明月共潮生 (6)“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认为“美好的境界”是()。A.作者和珍珠鸟相亲相依的美好情景。 B.鸟儿不再怕人,和人在一个屋子里共同生活。 C.人和动物互相依恋的情意,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D.珍珠鸟喜欢作者,它和作者成了朋友。 7.(2分)对《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有误的
6、一项是()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8.(2分)当有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会用哪句名言劝慰他?()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B.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
7、才活着。C.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D.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9.(2分)下面是一副对联,下联空格处合适的是()上联:叶碧花红,半亩荷塘香十里。下联:________,一帘月色醉千家。第10页共10页A.斑驳疏影 B.清风吹拂 C.风轻云淡 D.鸟鸣幽树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10.(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黄州菊花满地金一天,苏轼到王安石家(做 作)客,正巧王安石有事,苏轼就在书房等了一会。他忽然看到书桌上有一张折叠的诗稿,上面是一
8、首只写了开头两句的咏菊诗,一看就知道是王安石的手笔。这两句诗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读后(悄悄 暗暗)发笑,心想:人们都说菊花不畏严寒,怎么会西风一吹就落下花瓣来呢?苏轼自以为才华过人,忍不住在纸上写下这样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还特意把“仔细吟”三个字放大,然后微笑着看了一遍,(悄悄 暗暗)地不辞而别。后来,苏轼因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