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60928
大小:9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2-29
《发现与探索 四年级下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对称一、教学目的1.通过以对称物体和图形为内容的学习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对称”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对称的意义,并能观察、判定生活实践中和建筑物中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或图形。对建筑艺术中的对称作用有一定体会。二、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与实物,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应对实验一制作相应课件。2.制做好各小组的四叶风车。三、教学要点及建议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
2、科学态度,了解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分析对称现象的意义。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主要是通过美丽的图片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入新课。六幅图分别是:(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天安门、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天坛、人民大会堂。(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对称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初步向学生解释一下“对称”的概念,最好用实例说明。(3)探索活动活动准备:准备好实验活动的物品。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解释一些“对称现象”。进一
3、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分四个环节分别为:第一个环节是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初步认识对称现象,通过动手实验感知对称的概念,让他们体会出“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内同学分成三个小小组对三个图形分别进行实验,然后交流,启发印证“思考问题”栏目的结论。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是通过用第一个环节的结论验证六幅图中哪个是对称图形。仍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印证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再引进一些事例进行练习。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本课只讲授“轴对称”不涉及
4、其它对称形式。第三个环节是实验三“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的建筑分析来研究对称的作用。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来进行。可以让参观过天坛祈年殿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再用以上结论研究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建筑,对称在这里所起的作用。第四个环节是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的作用”是对称作用的延伸。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小实验活动,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进行实验。让学生感悟对称作用不仅是建筑物艺术之美,还有一定科学道理和作用。对六幅图让学生逐一展开讨论,有的若能通过实验或亲身体验,会有更好的效果。(4)探索发
5、现这一栏目分三段对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梳理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探索延伸这一部分是所学内容的延伸。要使学生明白对称是一种美,同时不对称也是一种美,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让学认真观察这两幅图,可以提出哪个更美的问题,在讨论中不一定形成统一结论。同时也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逐步形成辩证思维的方法。2.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尽可能采用课件和让学生的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3)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4)本课建议用1课时。五、背景资料1.什么是对称?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
6、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如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在外观上都是对称的。2.对称的几种形式(1)镜象对称性或左右对称性(2)转动对称性(3)平移对称性3.对称形式的意义不同对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庄严肃穆、坚固耐久、和谐优美。对称在很多方面来看不仅是感觉方面的,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稳定。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比如人体都是以鼻尖、肚脐眼的连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形体,眼、耳、鼻、手、脚。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
7、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4.建筑艺术离不开对称。凡庄重、严肃、正式的建筑物往往具有很高的对称性,体现出一种对称美。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彼此呼应。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中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即现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