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

ID:49062862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8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_第1页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_第2页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_第3页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_第4页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掌握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2.阅读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

2、析能力。3.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教学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5/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一名同学朗读教材第一段的

3、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二、讲授新课:1.江海交汇之地(板书)。(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致范围(板书),并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读图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1)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发表小组看法教师给予指导:气候: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

4、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形: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并总结:结合地图以及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同时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我获著名的“鱼米之乡”。板书:(2)区域优势。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鱼米之乡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2)结合教材,

5、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江”、“海”,从而进一步理解标题中的“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并板书:(3)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5/5(3)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题。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地理范围以及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此外我们需要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了解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练习

6、。【板书设计】1.江海交汇之地。(1)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2)区域优势: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鱼米之乡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3)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血多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在当代的发展也很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的

7、学习。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在当代的发展也很迅速,师生共同列举名城并板书。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5/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板书)。由此转入对教材图的分析。让学生读图,分别找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数量。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总结并板书。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城市:古都:南京、苏州、扬州.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教师讲述:通过图,我们发现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

8、业城市,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活动:请去过上海的学生给大家介绍对上海的印象。活动:介绍浦东新区,教师提前让学生一小组的形式收集整理资料,课堂期间教师收集各小组的资料并展示,让学生了解浦东新区发展的巨大变化,及其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带来的影响。活动:创设情境,目的让学生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完成教材活动题。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略。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生活,工作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