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6012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浅探小学语文低段朗读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低段朗读能力的培养朝天区中子小学何化珍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可见,朗读既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又是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手段。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开始的,所以我认为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处于朗读的起步阶段,肩负着达到朗读训练目标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双重任务,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选择科学的方法,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训练,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根基。下面就我几年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朗读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2、的朗读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可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读书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1、深厚的师生之情是兴趣的基础。4课堂教学幽默风趣,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
3、你,喜欢上你的课,深厚的师生之情是基础之基础。2、多形式读激趣。在教学中,我一般是让让学生感受我的范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情,并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有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可戴头饰)读、评读、几人读、男女生轮读、每小组轮读、开火车读、齐读、默读等等。这些形式不必每节课全部用上,只要根据课文实际多变换几种形式就可以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3、调动积极性激趣。由于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性格及年龄特征,我们应在课堂中创设读书竞争氛围,建立读书竞争机制,借此来激励学生参与读书。同时,还可以用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的形式来调动积极性,每教一课,还可以评出读
4、书能手,这样一来,学生读起来自然会兴致勃勃。4、开展活动激趣。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开故事会、朗诵会、课前三分钟朗读等调动学生读书、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阅读课文的习惯。4二、课堂内朗读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虽然已被大家所共识,我在低段语文实践中已形成一套朗读一条线的教学模式——多读少讲,做好全文“五步读”。一步读:范读。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录音范读是不能替代教师的范读,因为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切、更具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因
5、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上一篇新课文,我都会把课文有声有色地读给学生听,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久而久之,在语感上,感情上有很大的感染性。二步读:读正确。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重点在读正确上下功夫。所谓正确:一要做到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特别是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好轻声、儿化、变音等。二要做到不一字一顿地读,能按句停顿,也不每个字都拖长声音地唱读。三要做到长句子中间和段落之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要自然停顿。这一步一般放在揭题后的初读课文之时。此时,通过老师或激趣或生疑,学生已有了强烈的阅读愿望,再让他们拿起笔、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养成边读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最后通过认读生字词,读长句
6、、难句、指名分节朗读评价等检查是否做到正确。4三步读:读流利。在二步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难读的、读不好的句子、段落或自由读或同桌互读达到流利,同时可带上生疑时的问题读,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四步读:感情读。在学生熟读、流利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训练感情朗读,加强情感休验,强调在有感情上下功夫。感情朗读胜于讲解,能收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本步放在讲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重点句,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避免学生“唱读”。如果在课堂内精心指导感情朗读,那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就指目可待了。五步读:回归整体、品味朗读。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
7、,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碎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让学生在把握文章基调的基础上,读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今天,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也唯有重视低段朗读,方能形成学生的朗读能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