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60052
大小:48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28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 第版)[王静霞]_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习题11.1单项选择题(1)A(2)C(3)C1.2填空题(1)硬件系统、软件系统(2)时钟电路、复位电路(3)XTAL1、XTAL2、RESET、EA(4)晶振1.3问答题什么是单片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答: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它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存储器(memory)、基本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
2、算机。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显示等外围接口电路和控制程序,能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实用系统。1.4上机操作题(1)参考程序:#include//包含头文件reg51.h,定义了51单片机的专用寄存器//函数名:delay//函数功能:实现软件延时//形式参数:无符号整型变量i,控制空循环的循环次数//返回值:无voiddelay(unsignedinti)//延时函数{unsignedintk;for(k=0;k3、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2)参考程序:#include//包含头文件reg51.h,定义了51单片机的专用寄存器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函数名:delay//函数功能:实现软件延时//形式参数:无符号整型变量i,控制空循环的循环次数//返回值:无voiddelay(unsignedinti)//延时函数{unsignedintk;for(k=0;k4、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习题22.1单项选择题(1)C(2)A(3)A(4)A(5)A(6)D(7)C(8)A(9)A(10)C2.2填空题(1)外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2)程序存储器(3)工作寄存器组、位寻址区、用户RAM(4)1us、2us(5)按键复位、上电复位(6)2、高2.3回答题(1)P3口的第二功能是什么?答: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如下表。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第二功能信号名称P3.0RXD串行数据接收P3.1TXD串行数据发送P5、3.2外部中断0申请P3.3外部中断1申请P3.4T0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P3.5T1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P3.6外部RAM或外部I/O写选通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P3.7外部RAM或外部I/O读选通(2)画出单片机时钟电路,并指出石英晶体和电容的取值范围。答:单片机时钟电路单片机时钟电路如下图。一般地,电容C1和C2取30pF左右;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频率范围是1.2~12MHz。晶体振荡频率越高,系统的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振荡频率为6MHz或12MHz的晶振。如果系统中使用了单片机的串行口通信,则一般采用振荡频率为6、11.0592MHz的晶振。(3)什么是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和晶振频率有何关系?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多少?答:51单片机采用定时控制方式,有固定的机器周期。规定一个机器周期的宽度为6个状态,即12个振荡脉冲周期,因此机器周期就是振荡脉冲的十二分频。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2us。(4)51单片机常用的复位方法有几种?画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答:2种,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单片机常见的复位电路下图所示。(a)为上电复位电路。它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复位,在接电瞬间,RS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的电位逐渐下降。只要保证RST为高电平7、的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便能正常复位。(b)为按键复位电路。该电路除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还可以按图2.5(b)中的RESET键实现复位,此时电源VCC经两个电阻分压,在RS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图1.23中的信号灯控制电路就采用按键复位电路。(5)51单片机片内RAM的组成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什么功能?答:8051的内部RAM共有256个单元,通常把这256个单元按其功能划分为两部分:低128单元(单元地址0x00~0x7F)和高128单元(单元地址0x80~0xFF)。片内RAM的低128个单元用于存放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
3、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2)参考程序:#include//包含头文件reg51.h,定义了51单片机的专用寄存器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函数名:delay//函数功能:实现软件延时//形式参数:无符号整型变量i,控制空循环的循环次数//返回值:无voiddelay(unsignedinti)//延时函数{unsignedintk;for(k=0;k4、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习题22.1单项选择题(1)C(2)A(3)A(4)A(5)A(6)D(7)C(8)A(9)A(10)C2.2填空题(1)外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2)程序存储器(3)工作寄存器组、位寻址区、用户RAM(4)1us、2us(5)按键复位、上电复位(6)2、高2.3回答题(1)P3口的第二功能是什么?答: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如下表。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第二功能信号名称P3.0RXD串行数据接收P3.1TXD串行数据发送P5、3.2外部中断0申请P3.3外部中断1申请P3.4T0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P3.5T1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P3.6外部RAM或外部I/O写选通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P3.7外部RAM或外部I/O读选通(2)画出单片机时钟电路,并指出石英晶体和电容的取值范围。答:单片机时钟电路单片机时钟电路如下图。一般地,电容C1和C2取30pF左右;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频率范围是1.2~12MHz。晶体振荡频率越高,系统的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振荡频率为6MHz或12MHz的晶振。如果系统中使用了单片机的串行口通信,则一般采用振荡频率为6、11.0592MHz的晶振。(3)什么是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和晶振频率有何关系?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多少?答:51单片机采用定时控制方式,有固定的机器周期。规定一个机器周期的宽度为6个状态,即12个振荡脉冲周期,因此机器周期就是振荡脉冲的十二分频。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2us。(4)51单片机常用的复位方法有几种?画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答:2种,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单片机常见的复位电路下图所示。(a)为上电复位电路。它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复位,在接电瞬间,RS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的电位逐渐下降。只要保证RST为高电平7、的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便能正常复位。(b)为按键复位电路。该电路除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还可以按图2.5(b)中的RESET键实现复位,此时电源VCC经两个电阻分压,在RS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图1.23中的信号灯控制电路就采用按键复位电路。(5)51单片机片内RAM的组成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什么功能?答:8051的内部RAM共有256个单元,通常把这256个单元按其功能划分为两部分:低128单元(单元地址0x00~0x7F)和高128单元(单元地址0x80~0xFF)。片内RAM的低128个单元用于存放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
4、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P1=0xff;delay(20000);//调用延时函数,实际参数为20000}}@习题22.1单项选择题(1)C(2)A(3)A(4)A(5)A(6)D(7)C(8)A(9)A(10)C2.2填空题(1)外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2)程序存储器(3)工作寄存器组、位寻址区、用户RAM(4)1us、2us(5)按键复位、上电复位(6)2、高2.3回答题(1)P3口的第二功能是什么?答:P3口各引脚的第二功能如下表。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第二功能信号名称P3.0RXD串行数据接收P3.1TXD串行数据发送P
5、3.2外部中断0申请P3.3外部中断1申请P3.4T0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P3.5T1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P3.6外部RAM或外部I/O写选通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P3.7外部RAM或外部I/O读选通(2)画出单片机时钟电路,并指出石英晶体和电容的取值范围。答:单片机时钟电路单片机时钟电路如下图。一般地,电容C1和C2取30pF左右;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频率范围是1.2~12MHz。晶体振荡频率越高,系统的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振荡频率为6MHz或12MHz的晶振。如果系统中使用了单片机的串行口通信,则一般采用振荡频率为
6、11.0592MHz的晶振。(3)什么是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和晶振频率有何关系?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多少?答:51单片机采用定时控制方式,有固定的机器周期。规定一个机器周期的宽度为6个状态,即12个振荡脉冲周期,因此机器周期就是振荡脉冲的十二分频。当晶振频率为6MHz时,机器周期是2us。(4)51单片机常用的复位方法有几种?画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答:2种,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单片机常见的复位电路下图所示。(a)为上电复位电路。它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复位,在接电瞬间,RS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的电位逐渐下降。只要保证RST为高电平
7、的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便能正常复位。(b)为按键复位电路。该电路除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还可以按图2.5(b)中的RESET键实现复位,此时电源VCC经两个电阻分压,在RS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图1.23中的信号灯控制电路就采用按键复位电路。(5)51单片机片内RAM的组成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什么功能?答:8051的内部RAM共有256个单元,通常把这256个单元按其功能划分为两部分:低128单元(单元地址0x00~0x7F)和高128单元(单元地址0x80~0xFF)。片内RAM的低128个单元用于存放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