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

ID:49056774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_第1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_第2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感悟宾海燕说起音乐教学,最先想到是唱歌,过后就是音乐欣赏,或者是律动,音乐游戏等,唱歌是枯燥的重复,律动是一板一眼的模仿,即使是游戏,也过多地受了目标的影响,显得有些索然无味。总之,孩子们大多数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我觉得我的音乐教学水平好像是停滞不前的。特别是对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人,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促进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总觉得很难,很牵强。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由得被他的自由、灵活、快乐的音乐教学模式所折服。奥尔夫教学法(Orff

2、-Schulwerk)是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创建的,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一、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音乐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自我流露的方式。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身体之中”。因此

3、,他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他从孩子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这方面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领域”。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二、注重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特别强调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他在教材的每一个进程中列入许多“节奏、旋律练习”,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他认为,在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离开旋

4、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如果脱离节奏,就会面目全非,甚至不成其为旋律。因此,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三、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奥尔夫教学法能使儿童能通过多种形式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1、动作在课堂上,老师并需要反复地进行编排,更多的是让孩子即兴表演,即兴地用肢体动作或者器乐真实地表现自我。即兴性奥尔夫音乐的一大原则。即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如孩子在念儿歌时,

5、让他们即兴地拍手,然后拍手跺脚,继而拍手跺脚拍肩,看孩子的实际能力,还可以拍复杂一些的节奏,也可再加拍腿等动作,这种不断地变化,本身就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青睐,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发挥自己内在的创造力。2、声音如:先让儿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慢慢让孩子模仿想像中的声音,如:“云飘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模仿简单的声音开始,到模仿比较复杂的声音,再到创造性的模仿声音。这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有一次,我观看到一位老师的音乐课,这位老师让孩子用美术、用线条、符号及毛线等把音乐表现出

6、来。老师开始让孩子用简单的符号表现人体最基本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同学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展现了一幅幅丰富的简单而又形象的表情符号。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开了。老师紧接着又让孩子们用颜色来表现。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惊人的任务:让他们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分组设计一个音乐故事,把它画在白纸上,然后再把故事表演出来。同学们都积极地开动脑筋,编故事——调颜色——编线条、想符号——画故事——表演故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的画面及故事表演生动而新颖得让人叫绝!我为孩子们的智慧

7、而高声地喝彩了起来!这堂课不简单的是一堂音乐课,而是大胆地溶入了美术、创造、表演等,把同学们的潜能都大胆地挖掘了出来,让同学们又一次自信地找到了自我,各自都尝试到了创作及表演的甜头,更加增进了同学们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它培养了同学们的大胆探索及创新能力!四、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利用一些本土的音乐素材,如:童谣《摇呀摇》,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根藤》,儿哥《小白兔》,歌曲《小燕子》,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等等,它们来源

8、于生活,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由代代人口耳相传,成为老少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这不仅为教学活动实施节省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更对挖掘保存各民族、各地方的本土特色,具有深远的意义。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