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

ID:49054007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7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_第1页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_第2页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_第3页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_第4页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朴与华”作文审题分析与佳作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70分)朴,有“朴实、朴质”意;华,有“光彩、光辉”意。“朴”和“华”是艺术特色,也是人生底色。有人喜欢“朴”,有人追求“华”。“朴”与“华”可集于一身,“朴”与“华”也能相互转化……请以“朴与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题意理解】提示语既诠释了“朴”与“华”概念的部分内涵,也揭示了“朴”与“华”的外延范畴,并点出了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认真研读提示语,有助于我们迅速打开思路。“朴”可以理解为抱朴守素、简约质

2、朴、返璞归真……(不可理解为贫困、不如意的生活处境),“华”可以理解成人生华章、人格光华、生活奢华……能准确理解题意,必须要能揭示“朴”与“华”二者的关系。“朴”与“华”可以理解为内里与外表、内敛与外现、朴素生活与人格光辉、坚实积累与华彩绽放,二者的关系既可以是并列共存,也可以是相互转化(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还可以是对立统一。深度立意应该能体现出辩证思考,对二者的论述最好兼顾中有所侧重。【评分细则】本次评分严格按照五类卷来打分。一类卷63—70,二类卷56—62,三类卷42—55(三类上49—55,三

3、类下42—48),四类卷28—41,五类卷27以下。一类卷:切合题意,立意必须准确、深刻、独到,能紧扣二者关系阐发‘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文体特征鲜明。二类卷:符合题意,立意准确,能点明二者关系,但个性色彩不太鲜明;内容比较充实,语言通顺,符合文体要求。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未能点出二者关系,或对“朴”和“华”概念的理解前后不太一致,或有部分内容(不超过三分之一);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四类卷:对题意的理解有较大偏差;内容空洞;语言基本功较差;文体不明。(有其中情况之一者,即归入

4、此类。)【暴露问题】本次暴露的主要问题是,说理论证严重匮乏。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罗列、堆砌事例,或者简单地列出分论点,而分论点间缺少论证的深入与思维的张力,比如有文章的三句脉络句为:“人性中那一份最朴实的情感能超越血缘,缔造人世间最温暖的亲情。”“当然,华美也是人生的底色。”“在我看来,若能实现由朴到华的转变,将会是人生价值最完美的实现。”这样的文章其实并没有任何分析,貌似议论,观点为描述,由一二两个分论点根本不能推出第三个分论点来。也有些同学未能揭示出“朴”与“华”的关系,或者只是结尾点明但文中缺乏充

5、分的论证、阐述。还有部分同学论证时观点闪烁不清,尤其是对“朴”和“华”的理解前后不尽一致,比如前半部分将“华”理解为人格的光华,后半部分理解为生活上的奢华。用例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叙例冗长且不会裁剪,有叙无议,观点与材料脱节。【佳句拾遗】1.其实,当一个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内在并不华丽时,他已经是在向华丽迈步了。2.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容谷幽兰,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他们虽然各自迥异,却拥有一样的特点,华美其外,质朴其内。3.静坐在月光下,掬一捧清水,洗去身

6、上的油彩,褪去心中的欲望。在阵阵菊花香中体味弘一法师淡淡的话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佳作展示】朴与华曾经喜欢词句优美的诗文,喜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迷蒙,喜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婉。所以,初读《红楼梦》,记忆最深的不是《咏白海棠》,不是《葬花吟》,却是那《芙蓉女儿诔》,认为晴雯成了芙蓉花神的宝玉对着池中的芙蓉花焚香祷祝,写下祭文。当时,觉得颇为感动,作为贾府嫡亲子孙,这于他本是不合身份的。(最好能引《芙蓉女儿诔》中的几句华丽的句子为证。)后来细

7、读时,发现宝玉在写祭文之前思考要用何文体来写,写完后竟与黛玉讨论文中有待斟酌改进之处。虽然是出于审慎,却好像写祭文不是为悼念,倒像是为欣赏。渐渐觉得,那字斟字酌的《芙蓉女儿诔》竟不再是字字泣血。其实,不少古人都作过悼亡的诗文,却往往过于在乎形式,追求骈散结合,讲求词藻华丽。写出来的诗文读起来固然唇齿留香,却不免有文字游戏之感,真情大概也在字斟句酌间稀薄了许多。最真切的大概要属苏轼的《江城子》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最是质朴,也最为动人。尤其喜欢东坡那一句“小轩窗,正梳妆”。我想十年中他一定常常回想起妻

8、子梳妆的情景,“夜来幽梦忽还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不曾揽胜自己的妻子如何美丽如何贤惠,然而那回忆中却含着深切的怀念,其他的其实并不重要。(此段论述应该突出“朴”。)最质朴的真情远胜于最华丽的诗篇,因为太过华丽的外表让人无暇顾及事物的本质。即使当初情真意挚,却无法天长地久。为人亦如此。那善于诗文、精通音律的司马相如离开了卓文君,那《凤求凰》的华彩曾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但却没有能演绎司马相如的忠贞如一。“一蓑烟雨任平生”、“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样狂傲不羁的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