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04039
大小:26.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2-26
《科举制度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举制度的影响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隋唐以前学校毕业的士人可以做官,隋唐以后学校毕业的士人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受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授官。这就是说,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第二,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
2、,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科举考什么,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一,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
3、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和权势的最好门路。因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为“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锦衣玉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三,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
4、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科举考试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公元788年,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直到公元1893年才废除。越南以儒学为准实现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年开始的,直到1915年~1919年间才正式废除。日本在公元676年设立大学寮;大学寮分经、音、书、算四科。入学的资格及手续、科目考试的内容及方法,都与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类似。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欧洲各国逐步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是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理因
5、素。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核制度;180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实行文官考核制;1855年,英国开始推行文官考核制。当时,在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土壤里,生长出一大批无所事事的官僚。任人唯亲的宗法原则越来越不适应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机构的需要,这就是中国科举制度在欧洲引起重视的原因。有位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美国学者卜德认为,在西方推行“文官”体制是在精神文明领域里,中国对西方最宝贵的贡献之一。孙中山先生在所著《五权宪法》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
6、生过较大的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