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力平衡.doc

六、二力平衡.doc

ID:4899476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六、二力平衡.doc_第1页
六、二力平衡.doc_第2页
六、二力平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二力平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力平衡》说课稿梨江中学周文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与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之后,对力的平衡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这一节内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步一诠释(不受力和受平衡力),也对后面学习摩擦力、压强和浮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力平衡或说力的平衡是分析力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本节课是整个九年级的重点。二、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

2、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和几个的平衡。(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初步学习分析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的受力及其大小关系。(3)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了解二力平衡。(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二力平衡条件及判断二力的平衡的两种方法。利用条件判断和利用物

3、体的状态判断。(2)、利用力的平衡建立力的大小的关系式。2、教学难点(1)、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际运用。四、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探究过程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不需要太多时间。其它就是通过列举实例,强调条件分析。第五点、教具准备:视频光盘、小车、钩码、细线、带滑轮的长木板等。教学方法:采用让学生来做演示实验、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拨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程序一、通过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设疑导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转

4、来说?创设情景引入:分析身边的事物: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放在桌面是的粉笔盒,站在地面上的学生,教师手拿书上下匀速移动。引入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概念。用多媒体投影:“力的平衡”,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请学生讨论如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请学生代表发言,分析实验器材或装置有什么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2、学生代表演示实验,得出结论。A、有两种可能(1)学生有预习,结论很容易得出。(2)可能得到大小不相等的结果,让学生分析原因及如何改进。引导学生理解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在设计实验中考虑如何减小实验误差。B、学生

5、可能提到重力和支持力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多因素简单化。C、这个设计的作用之一是体现物理实验对得出物理规律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方法和真实感受,三是体现合作在探究中的作用。)3在得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提炼处理,使学生易记、易用。教师最后总结成八个字: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条件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三、应用、及时巩固。1、思考:判断二力平衡的方法有哪些?2、用实例让学生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这两步的作用是知识归纳、辩析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3、补充:同一直线三力

6、平衡的大小关系。这一步是为将来学习浮力、压强打下基础。4、练习(多媒体展示) 主要内容: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找平衡力,画力的示意图、利用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作业设计:课本第49页动手动脑筋第3、4、5三题和一道自编题。第3题:巩固学生受力分析和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强化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第4题:利用二力平衡解决问题。第5题: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平衡。自编题:水平地面上一桌子受到20N的向右的推力静止不动。则桌子受到的阻力( 

7、 )A、方向向左,大于20N。B、方向向左,等于20N。C、方向向下,大于20N。D、无法确定。本题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平衡力知识,也为学习摩擦力打下基础。二、板书设计:六、二力平衡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平衡2、二力平衡:一个物体  两个力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个重要的内容深刻理解,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演示探究实验,主动地探求二力平衡条件,另一方面要多用实例来强化“静止和匀速直线”和“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等关键词。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

8、况。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