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6080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内容提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诗歌教学需要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就正确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注意意境和意象的分析,注重朗读、以读带讲等四个方面谈谈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关键词诗歌教学情与景外显意义隐含意义意境和意象美读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总是停留在学生背诵记忆、老师枯燥的分析讲授层面,忽略对诗歌这种特有文体的感受理解,诗歌教学显得没有章法和技巧,缺少正确的诗歌教学策略来做指引,本文拟就诗歌教学
2、浅谈几点笔者的体会,以请教于大方之家。体会一:正确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是中国诗歌的审美要求。但我们不能把情与景并列。诗总是以抒情为宗。貌似写景者,实际上还是抒情。写景就是抒情,或者说写景乃抒情方式之一种。一般说来,情与景的交融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触景生情,二是情随景生,三是移情入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接触外界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情抒发出来,于是客观景物也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景不过是表达感情的媒介而已,“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3、(谢榛《四溟诗话》),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春夏秋冬,由于长期形成的人物关系,使它们本身具有了某种感情,虽然这种感情是人加上去的,但因为相对固定化了,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有所不同,我们不妨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性格的对象来看待。体会二:正确理解诗歌的外显意义和隐含意义诗歌鉴赏最要紧的是搞清外显意义和隐含意义。这里,我们借用袁行霈先生《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一文中的术语:“宣示义”和“启示义”来阐释。宣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启示义是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宣示义,就是指外显意义,没有半点含糊;启
4、示义,也就是隐含意义,诗人自己未必十分明确,不同的读者理解未必完全相同,允许见仁见智。宣示义,是一切日常的口语和书面语言共有的;启示义,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诗歌作品中更丰富。诗歌的多义性,就是说诗歌除了宣示义之外,还具有种种启示义。体会三:注意意境和意象的分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则是以词语为单位的主客观的契合。意境范围大,通常指整体而言;意象范围小,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意象多半附着在词和短语上。“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意象的组
5、合便构成了意境。意象是怎样组合的呢?靠比兴,比兴就是运用艺术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诗歌技巧。如“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这是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兴。比,使意象间建立起了联系,而兴组合的意象间没有必然的内部联系;靠对偶。对偶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体会四:注重美读、以读带讲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
6、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只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诗歌的鉴赏离不开学生的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
7、”。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以上即是笔者在诗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希望广大语文教育者,广大诗歌爱好者能携手共商诗歌阅读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诗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宗白华《中国诗歌的美学精神》袁行霈《诗歌鉴赏辞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