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体现,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育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形成理想人格、塑造良好个性。教师应该切实把握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本质,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自然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促进学生德育素质良好提高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渗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
2、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的有用人才。一、 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3、“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苑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诚然,德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学校可以开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有进行道德教育的班会及其他措施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上课或活动,毕竟是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内容上也是不足以完成德育的。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当中去,特别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课,更应该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把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 (一)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德
4、育渗透的必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在学龄初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未来。他强调人的童年在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说:“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引路,周围世界中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的东西,都决定着他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在孩子开始观察、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着手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因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予小学语文教师
5、的历史使命。小学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所担负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学科以“文”为主,内容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以文载道”、“寓道于文”,其中的思想教育要因“文”而施。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意味着它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加强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二)小学语
6、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决定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现行教育对德育的不重视,影响到教师对德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现行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和教师把学习成绩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一味地追求成绩,使得学校为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放弃、背离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要求。很多老师把“教书育人”,做成了单纯的教书,并没有育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育人”。如果把素质教育当做一项完整的工程,那么,现在社会上呼唤最强烈的德、体、美、劳这些方面的教育不能令人满意。这样看来,我们的现行教育并没有完
7、整地实施素质教育。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同样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的义务和功能。德,之所以放在首位,并不是轻视其它方面,而是只有在“有德”的前提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学科,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课本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语文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又要保持学科自身的特点,遵循学
8、科教学自身的逻辑。(一)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