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

ID:48871191

大小:22.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03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_第1页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_第2页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_第3页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_第4页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下载可编辑.....《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这门课程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C语言源程序。案例背景: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的课程。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

2、体系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概念都难,更不要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进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是切合学生的。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活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如果不采用一些恰

3、当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趣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下载可编辑.....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教学目标确定(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语句,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

4、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领会掌握新知识点,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

5、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可编辑.....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观察,乐于分析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确定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分析题目意图(即算法分析),并用让学生便于理解的方式描述,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哪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学情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高三高考班的学生

6、,在学这节课之前他们应准确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中关于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如for或while,do-while。并拥有能分析并描述简单算法如求累加,累乘的能力。案例描述案例1:教师将一张空白A4纸向学生展示,跟同学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个试验,让你们来猜一猜(学生的兴趣和精神一下就提起来了),然后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将这张纸对折一下后几张?学生都能回答:2张。继续发问,对折两下几张?学生:4张。对折三下呢?学生:8张。(这个时候学生充满疑惑,老师想干嘛呢,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纸理想化的大,对折42

7、下,这些纸的厚度将会多高?这个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了,学生们纷纷给出自己想像的答案,有些同学.下载可编辑.....比划出手势:伸开双手说:有那么高,有人说桌子那么高的,有说房子那么高的。又有人马上否定,哪有那么高。有些同学拿起笔就开始算,算着算着就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了。这个时候老师组织安静课堂,叫同学分组给出自己心里倾向的答案,可以估计,可不说理由。四个小组分别给出的答案是:1:书桌那么高(大概50cm)。2:人的高度(大概170cm)。3:楼房的高度(大概3000cm)。4:大概10厘米。老师不说哪一组对,只是问同

8、学们,这个高度该怎么算?接下来和同学一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纸张的厚度h?2、有多少张纸n?3、高度=h*n.解决问题1:同学自行测量(4组同学各自准备100页纸,测出总高度/100,取4个小组的平均值)。最后得出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动手,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集体合作精神。解决问题2:有多少张纸?2的42次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