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费和类型教学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二、教材特点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1.3的规定,其中
2、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身心日趋成熟,社会接触面扩大,知识积累量增多,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知识,又难以完全独立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根据以上高一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为讲清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设置以下学法。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问题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四、设计思路8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直观、形象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形成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空,使
3、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本课中,以自己的生活为主线,使学生充分感受低收入群体生活的艰辛,为进一步提升情感,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际生活,彰显新课程理念。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
4、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六、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难点的依据: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七、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8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导入自由讨论:当你心情很不好的时候,你最想去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回答用身边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过程活动一:中国旅游热2016年国庆出国旅游人均费用
5、超过8000元,中国人在国外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消费能力,从奢侈品到日用百货,中国人的购物清单越来越长,刺激购物的理由也越发多样。护肤品、个人护理、家居用品和零食榜单,甚至疯抢日本马桶盖思考一: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出国购物?根本原因在于什么?教师总结1、影响消费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活动二:我的旅游我作主景点1:日本北海道4晚5日经典游(2晚日式温泉)人均6888元景点2:台山下川游,人均200元思考1:假如你每月收入是2万元,你选择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思考2:假如你每月收入是2千元,你选择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教师总结2: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活动三:商家的选择生生互动,
6、感受生活的变化学生回答,展示答案学生通过对比来找选择经营的地点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引出课本重难点8通过AB两个城市收入差距看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A城市10002人,其中2人月收入:20000元其余月收入:600元B城市10002人,其中2人月收入:500元其余月收入:6000元某品牌笔记本电脑售价3000元讨论:假如你是该电脑的销售商,你会选择到哪个城市开店?为什么?选择到B城市,教师总结3:社会总体收入差距较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较高让学生思考其它因素:消费心理、商品质量、国家宏观政策等。活动四:知识演绎能力一、影响消费水
7、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或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收入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前可支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②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水平提高)③社会收入差距(社会收入差距越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高)B: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物价下跌,消费量上升)学生从知识点原因出发,找出解决的措施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83、其他因素:消费心理、消费环境A:消费心理(从众、求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