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18183
大小:1.93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20-01-28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块Ⅵ其他采煤方法课题十六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任务一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和巷道布置任务二伪斜长壁采煤法任务三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任务四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任务五仓储采煤法任务一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和巷道布置知识点1、急倾斜采煤法特点2、急倾斜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3、急倾斜采煤法采区车场布置方式相关知识一、急斜煤层开采的特点二、急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方式(一)单层布置(二)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三)采区车场布置一、急斜煤层开采的特点(1)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生产能力小。(2)于煤层倾角已经超过岩
2、石自然安息角,采煤工作面破落的煤块会沿底板自动向下滑滚,简化了采煤工作面的装运工作。(3)采煤工作面的行人、破煤、支护、采空区处理、运料等各项工序的操作困难,增加了采煤机械化的难度。(4)急斜煤层顶板压力垂直作用于支柱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斜要小,而沿倾斜作用的分力要大,煤层顶底板都有可能沿倾斜方向滑动、垮落,支柱稳定性差,增加了破煤和支柱工作的复杂性。(5)由于煤层倾角超过底板岩层移动角,煤层开采后顶板会发生移动垮落,底板也会发生滑动和垮落。(图)(6)由于急斜煤层倾角大于岩石自然安息角,采空区垮
3、落矸石会自动由上部向下部滚落,对下部采空区产生局部充填作用。急斜煤层群开采对未采煤层的影响(a)上部煤层开采底板移动影响未采煤层;(b)下部煤层开采顶板移动影响未采煤层二、急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方式(一)单层布置在采区中央沿煤层倾斜方向掘进3~5条上山眼,用于溜煤、运料、行人以及溜矸等。当工作面涌水量大时,还需设置放水眼。(二)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急斜煤层群分组联合采区巷道布置1—采区进风石门;2—采区回风石门;3、3′—采区溜煤眼;4、4′—采区溜矸眼;5、5′—采区人行眼;6、6′—采区运料眼
4、;7、7′—区段输送机石门;8、8′—区段轨道石(三)采区车场布置开采急斜煤层时,往往在煤层中布置一组上山眼,由于煤层倾角较大,一般不使用轨道运输,可以不布置上部车场和中部车场,但必须设置下部车场。急斜煤层采区下部车场多为石门车场。当采用岩石轨道上山布置方式时,仍需设置上部车场、中部车场、下部车场,其布置原则与缓倾斜煤层基本相同。任务二伪斜长壁采煤法知识点1、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2、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3、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相关知识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又称俯伪
5、斜走向长壁分段密集采煤法,它是由正台阶采煤法逐渐演变而形成的。1987年首次在四川芙蓉巡场矿试验成功,现已在四川广旺、湖南白沙及涟邵、江西萍乡、河北开滦等矿区广泛采用,取得较好经济效果。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的主要特点:采煤工作面沿伪斜方向呈直线布置,沿走向推进;用分段水平密集支柱切顶挡矸隔离采空区与采煤空间;工作面分段爆破方式破煤,煤炭自溜运输。一、采煤系统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呈伪斜直线布置,放顶密集支柱呈近水平排列,工作面沿走向推进,如图16—6所示。通过对正台阶采煤法的改进,改善了工作
6、面近煤壁处的通风条件,提高了工作面煤壁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改善了工作面顶板管理,为采煤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工作面伪斜角应满足煤炭自溜、人员行走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要求,一般取30°~35°。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区段垂高一般为50~60m,工作面伪斜长度可达80~90m。为了溜煤、通风、行人和掘进方便,工作面下部的溜煤眼不得少于3个,掘成漏斗状,以便溜煤。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布置1—区段运输平巷;2—区段回风平巷;3—超前准备眼;4—下安全出口;5—溜煤眼;6—分段密集;7—上安全出口二、采煤工艺
7、工作面初采由开切眼与区段回风平巷交接处开始,按工作面伪斜角要求自上而下推进,工作面斜长逐渐增大,如下图所示。为了便于初采时工作面出煤和人员通行,开切眼沿伪斜方向布置,随工作面推进开切眼自上而下逐段报废。当工作面下端距区段回风平巷4m时,开始支设分段密集支柱。当第一分段密集长度达到5m而直接顶不垮落时,应采取强制放顶措施,打眼爆破获取垫层。随着工作面继续推进,不断增设新的分段密集,当工作面煤壁达到下图所示位置时,初采工作结束。俯伪斜工作面初采示意图1—区段运输平巷;2—区段回风平巷;3—开切眼;4
8、—溜煤、人行眼;5—调整中工作面煤壁;6—调整结束时工作面煤壁工作面采用爆破破煤,自上而下分段爆破。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形式采用倒悬壁齐梁齐柱布置,排、柱距均为0.9m。单体液压支柱架设时应采取防倒措施。沿煤层倾斜方向,每隔4~5m设置一排水平密集支护,每排密集支柱沿走向长4m,上铺竹笆或荆笆。密集支柱随工作面推进,先添后回,支柱间距一般不超过0.3m,放顶前后始终保持13~15根带帽点柱。相邻的排密集支柱沿煤层走向保持1.0~1.5m错距,密集支柱除起到切顶作用外,还用于挡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